户部侍郎代尚书郭桓起了个大早,天色刚亮,就在心里的嘘声叹气之中进了户部衙门。
外人只看到了他位高权重,却看不到他这个位子上的艰辛。
龙椅上那爷俩可是不好伺候的,老子是雄才大略总想着一战扫平胡虏,儿子是心系天下总想着盛世无双。
可这两样,都是要钱的呀!
对内对外都要钱,大明朝开国十八载,已北伐了五次。
这些可不是史书上含糊其辞把民夫都算进去的十几万大军,而是实打实的每次战兵数量都在十万以上的北伐。
莫说才开国十八年的大明,历朝历代哪个帝国王朝敢这么干?
而且现在第六次北伐眼看已是迫在眉睫!
曹国公领着第一批四万兵马已经开赴北平了,武定侯郭英坐镇辽东,陕西山西河南的兵马已在集结,甚至还有从云南那边调过来的精兵猛将!
头疼!
“幸亏曹国公还给朝廷张罗了两百多万的军饷”
想到此处,郭桓又是摇头,心中暗道,“张罗了有什么用?皇上转头就给了儿子们一半,剩下的在京城之中又是工城,又是筹备造币坊,还能剩下多少?”
无奈之下,他只能心中再次叹气,继续想道,“还是得催催下面,今年的夏税必须超额送到,不管地方官用什么法子,钱粮必须越多越好!”
心里想着种种难题,刚进了户部衙门就听角落之中,两个郎官在那说笑。
“听说了吗?刑部那边出了个新鲜的官司!”
“您仔细说说!”
“南边有一些地主呀,竟然怀念前朝,哈哈哈!”
“啊?这脑子抽抽了怀念前朝?本朝哪点不好?不是咱们大明是驱逐鞑虏再造中华,堂堂正正做人不好吗?怀念给人当奴才?”
“本朝哪都好,可就有一点!税太重了!您想,前元的时候地方上达鲁花赤收税,都是收个总数,然后呢各级官员连带着地主都能分润一笔。”
“本朝不但税重,而且更不像前朝那样只收税其他一概不管,让乡绅地主自行治理地方。如今他们既要多出钱,又没了权,可不怀念前朝吗?”
闻听这些话,刹那间郭桓额上青筋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