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后,他更是步步高升,担任武昌节度使,并积极参与南唐灭楚之战,成功夺取巴陵。随后,调任清淮节度使,镇守淮西重地寿州。
在决定性的淮南战役中,刘仁赡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坚韧不拔的忠诚,他坚守寿州,屡挫后周攻势,甚至发起反击,展现了卓越的战略眼光与指挥能力。然而,随着南唐援军在紫金山一役中的失利,寿州逐渐陷入孤立。保大十五年,重病缠身的刘仁赡,面对绝境,其部下出于无奈,假托其意投诚后周。后周世宗对其忠贞节义深表敬意,特赐高官厚禄,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节度使之职。遗憾的是,刘仁赡不久后便溘然长逝,享年五十八岁。
为表彰其忠诚,后周追封其为彭城郡王;南唐亦不吝哀荣,追赠太师、中书令、卫王,并赐谥“忠肃”,后主时期更是改赠越王。其文韬武略,流传后世,《全唐文》中便收录了他的作品《袁州厅壁记》,以资纪念。
人物3:宋齐丘
宋齐丘,生于公元887年,卒于959年,字初为超回(另有记载为昭回),后更字子嵩,自号九华先生,籍贯豫章(现今的江西南昌),活跃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与南唐,曾任两朝宰相之职。自幼勤奋好学,擅长文辞,胸怀壮志,尤对纵横术与兵法情有独钟。其父于唐末担任镇南军节度副使,父逝后家境困窘,宋齐丘转而投奔于昇州刺史徐知诰(即后来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麾下,成为其得力智囊,深得信赖。
随着李昪建立南唐,宋齐丘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左丞相、司空及尚书省长官等要职。在南唐中主李璟时期,更是晋升至太保、中书令,权势显赫。然而,晚年的宋齐丘却与冯延巳等五人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导致朝政腐败。其党在对闽军事行动中失利,他非但未加惩治,反加庇护,引发宗主极大不满,终被贬为镇南军节度使。
公元955年,后周大军压境淮南,宋齐丘被紧急召回,授以太师之职并封楚国公,共赴国难。但因其党徒趁机利用局势,胁迫中主退居后宫,意图将大权交予宋齐丘,此举再度激怒中主,最终被遣返至青阳(今安徽青阳蓉城镇)旧居养老,直至959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宋齐丘执政期间,助力李昪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改革,特别是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