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洛阳城永宁坊的读书人王长青,简单用了点膳食后,就匆匆忙忙拿着自己最近几年给人代写书信所赚的十贯钱,向着离家最近的崔记书局赶去了。
王长青今年二十一岁,面容英俊身材消瘦,虽出身寒门可却始终有着一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雄心。
是故,他从小就喜读书,家里所有财货刨去日常所需也都尽数买了书籍。
因为在他看来,有书就能传家,有书,子孙后代就能摆脱寒门不受压迫。
然而,就在他兴冲冲赶到崔记书局,对里面的掌柜说出:“掌柜的,给我拿本《战国策》”时,那掌柜却只看了他一眼,然后就笑道:“可以,二百贯。”
“多少?掌柜的你刚说多少?”
瞬间,王长青懵了,只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
二百贯?
如同《战国策》这种可以学到些许策论,用以应对科考的书籍他虽然以前没买过。
可其他如《论语》,《中庸》那些他买过啊。
那些书最多也就七八贯钱,就这还得是那种字体工整,有书法韵味的读书人所抄才能卖这价。
一般只是粗浅识文断字之人所抄之书,就能卖个三四贯罢了。
可现在,一本《战国策》就卖二百贯?
这让王长青都想问句,你们这书是王羲之仿本,还是欧阳询手抄?
它就算是欧阳询手抄,也不值这价吧?
“二百贯呀,怎么了?买不起呀?买不起就去别地吧,最近书籍价格都提了。”
那掌柜呲牙一笑。
“哼,我看是你这黑心商贾自己提的吧?”
王长青冷哼一声,这才转身去了别家。
他还真就不信了,这偌大洛阳城,还买不到一本便宜的《战国策》了?
可事实就是这样。
从上午转到中午,又从中午转到下午,直到傍晚,他已经跑遍了洛阳城大大小小数十家书局,却全部都是二百贯的价格。
这让王长青绝望了,下一刻更是仰天怒斥道:“苍天啊,你为何对我等寒门如此不公?你是瞎了眼吗?”
王长青绝望了,他真的绝望了。
几贯的书籍,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