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李世民,李渊和长孙无忌也愣住了,长孙无忌更是强忍着笑场的冲动琢磨李世民这咋回事?
难道命不好?不然咋娶个妻这么费事?
李渊也表情纠结的不行,随后才对窦抗问:“敢问兄长,此事兄长是如何得知的?那令狐德柔真有婚约了?”
“就是啊舅父,外甥与德柔小妹自幼相识,也没听说她有婚约?”
李世民也追问。
一次两次三次娶妻不成,他都要自闭了。
就连长孙无忌也疑惑,不明白这咋回事?
“哎,此事吾也是听令狐熙那老家伙酒后提起。”
“据他所说,仁寿二年他身陷贪污被发往永州时,曾在京郊突发旧疾,差点就没挺过来。”
“是一名带着忠仆的五岁孩童正巧路过,请郎中为他诊治,还赠了他一株老山参,他才得以活命。”
“后来他到永州又旧病复发,也是因为那老山参,才活了下来。”
“两次救命之恩,故此令狐熙当时就决定,以后无论那孩童是贫是富,他都要把女儿令狐德柔嫁之,以报此恩。”
窦抗抚须笑着,李渊和李世民却已经麻了,李世民立刻就皱眉问:“这是他一厢情愿吧?他有问过那孩童愿意娶他女儿吗?”
“就是啊兄长,这人海茫茫,他找到那孩童了吗?是否有些胡闹了?”
李渊也哭笑不得。
谁能想到李世民的第三次联姻对象,居然早就被令狐熙许给别人了?
可这事咋这么胡闹呢?
“敢问舅父,令狐家主可曾提起那孩童姓名?又或者具体长相?”
但一直在听故事的长孙无忌却忽然问道。
因为他觉得,这带着忠仆的五岁孩童,有点像是当初刚被转移出宫的杨安。
这并非他脑洞大。
而是老山参这东西,压根就不是寻常人能有的。
当然杨安除外。
那时的杨安是先帝之孙,太子之子,随手赠予老山参也不是事。
甚至这也就杨安不在,不然他都想问问杨安,幼时是否救过令狐熙了?
不过这事他问了也白搭,仁寿二年杨安还没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