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戏谑看着杨六五,若说这天下,还有谁比他更了解李渊,那肯定没有了。
因为他们俩,可是有着同一个外祖父的表兄弟,而且还年龄相当,说句从小相识也不为过。
可也正因为从小相识,他才清楚李渊的秉性,知道李渊的习惯。
故此这会,他其实就是在针对李渊的性格布局。
“原来如此,那臣这就带人前往朔州。”
“只是陛下,这火铳就不用带了吧?”
“一个李渊,再加他几个儿子,臣一人就能把他们全撂翻。”
杨六五也这才恍然笑道。
在他看来,他这天生神力,对付李渊父子应该是没问题的,根本用不着火铳。
“切莫大意,你是劲大,不是脑子好。”
“可别小看了李渊,也莫要小看了他那几个儿子。”
“让你带火铳,是为了以防万一,斩草除根的道理你应该懂。”
但杨广却淡漠瞥了杨六五一眼,吓的杨六五也立刻应声:“懂,那臣现在就去?”
“嗯,去吧。”
杨广嗯了声,等杨六五也离开后,他就又下旨,让人转告负责隋安书局报纸相关的国子监祭酒孔齐,令他早做准备了。
等把这些都安排好了,他才又继续批阅奏疏了。
而杨六五和尼洛周,也在杨广批阅奏疏时,带着各自的人,从洛阳出发,快马向着朔州和太原赶去。
马蹄声隆隆如鸣,所过之处行人尽皆避让,仅仅只用了四天,两人就已经带着各自所属,到了杨广指定的地点。
到了指定地点,杨六五命令手下五百人仔细熟悉火铳使用方法,他自己则坐在渡口,亲自监视过往船只。
而尼洛周那边也没闲着,刚到太原城西二十里的山坳,他就令人安营扎寨,遣亲兵进城去寻长孙无忌了。
不过肯定是寻不到的。
因为长孙无忌此时,也已经抵达了敦煌郡的令狐家。
到了令狐家,看见老不死令狐熙,长孙无忌一把就夺过他手里的酒壶,咕嘟嘟的猛灌几口,然后才啊的大喊一声痛快,对着令狐熙说:“李渊要开始了,让你腊月十三提高木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