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赵玹宁已经安全在回京的路上,秋丫心里的重负也放下了,便开始计划做竹编。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年多没做,拿起竹丝竟然有几分恍惚。
秋丫愣了好一会儿,像是受到了打击一般,整个人瞬间不好了。
她引以为傲的手艺,时隔一年竟然让她觉得慌张。
都说熟能生巧,然而一年不做也能让她所谓的天赋荒废。
生怕自己做出来的作品上不得台面,秋丫迟迟不敢下手,也不敢上来就做瓷胎竹编,便先从小竹编慢慢做。
几个徒弟见她做起了竹篮,不由惊叹。
“这是师父想出来的新东西吗?”
用做瓷胎竹编的细竹丝编织竹篮。
秋丫笑笑:“不是新东西,好的竹篮能滴水不漏,我便好奇用做瓷胎竹编的竹丝做出来的竹篮会是什么样子,便试了一试。”
小拾笑道:“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怕被师父说大材小用,便不敢实践。”
他们用瓷胎竹编的竹子都是万里挑一的好竹子,又经过一遍遍的打磨抛光才变成了如今细如发丝的模样,平日做一个竹编光打磨竹丝便要花费一半的时间,她们哪里敢用这么细的竹丝来做竹篮玩。
秋丫:“只要是用心做出来的竹编都有价值,哪里有大材小用一说,想做便去做。”
对待创作秋丫给她们的自由一向很高,只有不被限制的脑袋才能创作出来好的作品,她始终这样认为。
说着话秋丫突然看向小拾:“几位师姐可平安到达江州了?”
过了年小贰小叁小肆便离开京城回了江州,家里前年就催她们回去了,她们一直推拖到了今年,眼看着都成老姑娘了,家里再等不及,就差要来京城把她们绑回去了,挨不住家里的压力,几人便收拾了东西离开了。
“到了,已经写信回来。”
秋丫放心:“你们也不小了,若是想离开……”
“我们才十六,等到贰师姐这个年纪再离开也不迟。”小伍抢着说道,一幅不情愿的模样。
秋丫不为难她们:“行,是去是留你们自己来决定,反正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师父的好徒弟。”
她们回到江州还互相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