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不是妖艳的廉价工业勾兑小甜水们能比的!
师徒俩各自干掉四个大馒头,喝口水,继续品尝饮料。
每尝一瓶,便停下来往打分表上写几个数字。
起初师徒俩还会认真给每个评价指标都写上数字,后来直接烦了,差劲的饮料直接横线划掉,淘汰就完事儿了,有什么打分的必要?
喝到第二百瓶,相晓桐顶不住了,对着垃圾桶干呕。
听到老师的干呕声,宋河胃里也翻江倒海。
“恶习死我了,饮料品鉴师这工作不好干啊!”宋河唏嘘。
“得加薪,这工作必须得加薪。”相晓桐也点头。
喝了整整一天,师徒俩尝了四百多瓶饮料,只圈出6瓶还凑合的样品。
但第二天重新试喝,又感觉这百里挑一的6瓶,口感比起市面上的畅销饮料也差得远。
“京海饮料濒临破产是真有原因啊!”宋河感叹,“这味道能大卖就见鬼了!”
京海饮料管理层无比羞愧,支支吾吾给宋老板解释,主要是成本困难,口感绝佳的好饮料也不是不能做,但成本会很高,价格随之推高,很难卖出销量。
短暂的开会讨论后,宋河拍板,健脑饮料的最终售价定在7到10块钱,成本空间可以翻一倍,必须做的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