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去找别人借几块炭吧!”
“……”
我第一时间没搭话,只是瞪了一眼树荫下。
同时对着众同学开口道:
“不着急,我教大家一句,我们老家老时候,点不着火时,会念到的灶王爷口诗,百试百灵。”
众同学听我这么一说,都露出尴尬的表情。
“真的假的。”
“我家那边,都没拜灶王爷的习惯。”
“你就吹吧!我看还是找别人借碳好点。”
“我们都点了好一会儿都点不着,可能是咱们的引火材料有问题。”
“……”
同学们七嘴八舌,也没信我。
但我并没去争辩,只是淡然一笑,嘴里低声念道:
“点火映照阴阳界,光明照耀万里天。
阴阳交织显生机,万物生长赖此源。
引个火,烧个饭。
不烧林木,不烧天。”
言语之间,我再次拨动了打火机。
“咔擦”一声,手中打火机瞬间点燃,火光明亮。
也快速的将引火物点燃,火焰旺盛。
众人见状,都惊讶出声:
“着了着了!”
“我去,真有用啊!”
“还得是咱们灶王爷保佑!哈哈哈!”
“要不要这么封建迷信,可这也,太有效了吧?”
“……”
大家都很惊喜也比较惊讶,甚至惊奇。
众人点了快十分钟火,都没点燃引火物。
我这试了两次,念了句什么灶王爷的口诗,这火就着了。
只有李晓敏,很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
毕竟知道我是有点道行的……
我笑着没去争辩:
“都想学么?
我可以教你们,以后遇到点不着火的时候,可以试一试。”
短诗不是在老家学的,而是师爷手札里学的。
诗的名字叫“借火语”。
的确是向灶王爷借火时,会念的借火口诗。
现在几乎用不到了。
但在老时候,没有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