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终于缓过神来。
和旻忧国相识数百年,算不上推心置腹,谈上那么几句无关紧要的事儿,也算是有个地方倾诉。这种情况,从长杏山一见就开始。
李长安深吸一口气,苦笑道:“世间事何其复杂,总有矛盾处。藏则不争,世人以为懦弱,我族人因而身死。震慑世人,则受觊觎,招来蛇鼠。”
“噢?”旻忧国挑挑眉。
李长安道:“不争则不进,争则惹事端。国师大人若是我李氏人,如今如何选?”
“你是在向我寻活路?”旻忧国笑道:“若是我,则拿出重宝,寻一位大能求活路,我看我就不错。而后隐于故土,循规蹈矩,待天下大局不再动荡,立于不败之地。”
李长安思索片刻,这不就成了普慈太上?
旻忧国一看,李长安竟是没有半分慌张,洒然道:“看你这样子也不怕,你们姓李的是有自己的手段度过这一劫?你反倒是来问我。”
再看李长安淡然抿了口茶。
这下子旻忧国慌了,“你们姓李的,不会是要放巫族从南境进来吧?”
李长安面色古怪,“国师大人,您此言不公,此事明明旻天歌就做了,怎到了我李氏,你如此紧张?”
这话可给旻忧国说得面色一红。
喝了口茶缓解尴尬,询问道:“我倒想知道,你们李氏如何度过这一劫。”
李长安声音平静,“皇朝大乱之际,各方大能觊觎,帝境也想把我李氏铲除,以免我们成为他们的威胁,可他们从不沾因果,至少不会亲自下场。”
“大乘境者,欲要夺帝位,也冷眼旁观,甚至会暗中助我李氏。”
“故而这二者,不是威胁。”
旻忧国捏着茶杯的手一紧,旋即吹起茶杯上的一口热气。
“觊觎者,无非合体、炼虚、化神。也只有大宗门、仙族对我李氏垂涎欲滴,可他们多是躲在暗处,静待事发,毕竟我李氏在西境杀敌,连合体也不惧,真要是和某一势力拼命,他们也会因此衰落。”
“所以才会有了‘十宗罪’这一遭,他们知道,只有多方势力一同行动,才能彻底拿下我们。”
旻忧国微眯双眼,“皇后已经下令,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