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四从小生活在槐荫大队,四周的山可一点都不少,从会走路开始,就整天到处跑,这跑步的速度一般人还真就不一定就赶得上,就算是成年人也不例外。

    谭媛喜欢吃泥鳅黄鳝,他前段时间抓了不少,一个坏了的大水缸,里头放上大半缸黑泥,泥鳅黄鳝就能活,不仅能活,过上一段时间甚至还能多许多小崽子。

    为了弟弟的耳朵,家里大人没少唉声叹气,就连赵小四自己也想要一个跟他在屁股后面跑的健康弟弟,不想弟弟出门就被大队里头的小伙伴喊做小聋子。

    赵德龙是赵小六的亲爹,同样也是赵小四的亲爹,他想要带小儿子去市里看耳朵,同样也不希望赵小四去冒险。

    去黑市卖黄鳝泥鳅,这属于投机倒把,要是被抓住可不得了,老实巴交在大队种了几十年的地,就算进去厂子里干活,也从没有偷奸耍滑的赵德龙第一个不赞同。

    丈夫不同意,吴玉华低着头,同样不愿意让儿子去冒险。

    赵老汉深深吸了一口水烟袋:“四小子你出去,明儿好好的去大队小学上学去,家里的事用不完你操心。”

    赵老汉跟大队里头别的老头还是有区别的,他祖上出过读书人,给县里的地主老爷当书童,跟着也学着识得几个字,后来给人当过账房先生。

    只不过到底是农村人,没什么底蕴,用不了多久就又落魄了,不过这倒也给他们这些后人留下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读书是有用的。

    国家取消大学,许多人都不重视读书,在城里还好,许多人家会送自家孩子读中专高中,至少混个毕业证能进厂当工人。

    到了农村,大家普遍对于读书人是有敬佩的,但这也不是太多,甚至还有少部分人会看不起,最直观的就体现在这些人会背地里说大队插队的知青。

    ——读书有什么用,都是初中高中生呢,还不是来咱们大队里头插队,连个插秧的活都干不好。

    这样的话到处都是,不过赵老汉却并不这么想,连带着他的子孙就连儿媳也不允许这么想,读书能明理能改变命运。

    至于怎么改变?农村户口拿什么改变,赵老汉暂时还不知道,但他依旧尽自己全力让家里到了年龄的孩子读书,就连女孩儿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