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妮生的儿子是个脑瘫,还是个“玻璃人”。这些年给儿子治病,那真的是没少花钱。
不仅赵春妮夫妇花了很多很多的钱,和无数的经历去管这个儿子,就连老张头其实也没少花钱。
老张家六个儿子,就老四张瑞峰这里不太省心。而且说白了,张瑞峰还没工作了,家里也没多少地,老张头也没少补贴这边。
当然了,花钱是次要的了。主要是这两年眼瞅着赵春妮的大儿子张玉壮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
谁都没有办法的。
从赵春妮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夫妇,包括老张家,也是想要一个儿子的。
但是,确实赵春妮没有再生儿子。
这不是她想要的,但是她也没有办法。
随着年纪增大,其实赵春妮已经不可能再生儿子了。而现在大儿子这个情况,基本上没两年闹了,基本上就快不行了。
老张家即使没什么意见,但是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个婆媳关系,就特别一般。
赵廷绪喜欢孙子,重男轻女。
难道,老张家不是?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人,都是自私的。
赵春妮回娘家的时候,也哭过几次,说自己儿子的事,但是这个谁都无能为力。能去的医院去了,能治病的手段想了,无能为力。
好在张玉梅学习成绩也很好,这才让赵春妮的地位多少好了一些。
赵廷绪低着头没说话,岔开话题,说道:“春妮,饺子熟了没?我吃完了,回头还要回家。”
“着啥急?好不容易来了。”老张头说道。
赵春妮正在包饺子,说道:“快差不多了。”
赵廷绪和老张头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赵大鹅。
“这是你们老二家的闺女吧,长的真俊。”老张头笑着说道。
赵廷绪哈哈一笑:“大鹅这孩子聪明呀。脑瓜也好使。还没念书呢,就知道做买卖赚钱了。”
老张头一听愣住了:这才几岁?就赚钱?做买卖?老赵家是不是实在没啥吹得了?硬拉出来一个人硬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