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心思的想折腾,就让他折腾下去。总有一天他折腾累了,也就罢手。”
“元朗,听我一句劝,看不惯的事情,你就装作看不见。做好自己,比什么都强。”
厉元朗完全没有预料到,郭启安竟然有辞职念头。
而且说的这些话,全都发自肺腑。
有不甘,也有遗憾,还有实实在在的勉励和谏言。
要说郭启安没有一点私人想法,也不契合实际。
他表现出来的伤感,何尝不是最后一搏?
以卖惨方式,唤醒厉元朗的主动出击,帮他获取一线生机。
厉元朗立刻明白,郭启安要他做什么了。
其实,原本厉元朗不愿意卷入郭启安和罗谦的明争暗斗。
别看罗谦只是三把手,可他来头不小,郭启安不敢小觑。
要不然,罗谦哪来的勇气和胆量,敢于和郭启安叫板?
只不过,这种时候麻烦盛良醒,不是最佳时机。
或者说,盛良醒会不会买他的帐,厉元朗心里没底。
没底的事,他不能作保证。
更不想尝试。
所以,此时的厉元朗端起茶杯,尽管他一点也不渴,却要装出喝茶样子,以便给自己争取思考时间。
空气仿佛瞬间凝滞。
郭启安在观察厉元朗的反应,而厉元朗也在深度捉摸。
大约过了分钟,厉元朗慢慢放下茶杯,徐徐说道:“郭书记,这事非同小可,您容我考虑考虑。前提有一点,希望您不要急于辞职,您这样做,等于将了人家一車,效果不会很好,请您三思。”
这话说得隐晦,郭启安却能听清楚。
明知道留下郭启安是个过渡,郭启安连过渡都不给,摆明了不配合。尤其是吃了批评后,不是故意甩脸子给人家看的么!
而且厉元朗这样说,也是告诫郭启安,我不是不帮。怎么帮,用什么方式帮,需要想个斟酌。
切勿相逼,太急躁了,反而适得其反。
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郭启安以退为进的做法,厉元朗以柔克刚,不紧不慢的回敬过去。
“好吧,你回去慢慢的想,我这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