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可或缺的人物。记得那年夏天,黄河突然泛滥,汹涌的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疯狂地向低洼的村庄逼近。村民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眼看着灾难就要降临。这时,是“大喇叭”挺身而出,他爬上了村头最高的那棵老槐树,手持喇叭,用尽全身力气喊道:“乡亲们,别慌!往高地跑,快!”那声音,如同惊雷炸响,穿透了风声、水声,直击每个人的心房。在他的指引下,村民们有序地向安全地带撤离,最终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又比如,村里哪家丢了牛羊猪狗之类的牲口,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大喇叭”。他会毫不犹豫地接过喇叭,走街串巷,一遍遍地吆喝:“谁家丢了黑毛驴?快来认领啦!”“谁家的小狗跑丢了?听到请回答!”那声音,既焦急又充满温情,仿佛能穿透每一道门扉,直达失主的心田。在他的帮助下,许多走失的牲口都得以物归原主,村民们对“大喇叭”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黑蛋,是村里另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与“大喇叭”蒋汉杰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午后。那天,两人在村口的老柳树下不期而遇,一番闲聊之后,发现彼此兴趣相投,性格相合,从此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黑蛋是个机灵的小伙子,头脑灵活,擅长修理农具,而“大喇叭”则凭借他的嗓门,帮乡亲们解决了不少难题。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总能互补互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闲暇时,他们会在村头的小酒馆里,点上几碟小菜,喝上几盅浊酒,谈笑风生。有时,黑蛋会调侃“大喇叭”:“你这嗓子,将来要是去唱戏,准能红遍半边天!”而“大喇叭”则笑着回击:“你小子,就会拿我开玩笑。我这嗓子,还是留着给乡亲们传信儿吧!”两人之间的玩笑话,总是充满了温情与默契。
“大喇叭”蒋汉杰是王大财主从离古寨不远的邻村“皮货庄”高价雇来的短工,说高价也就是比一般的短工一天多两个小铜子儿而已。
“大喇叭”蒋汉杰的村子“皮货庄”,顾名思义肯定与皮货有关。
“皮货庄”是一个回汉混居的村子,村子的历史和古寨葫芦庄一样长,都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过来的。村里住着不少靠屠宰牛羊生活的回民,村子里的回民都姓铁。姓铁的回民里有一位卖烧饼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