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坠机后,我救了女老板 > 第172章 好日子要来了(1/3)
    冶铁的炉窑的要求很高,而且要引出铁水,比烧陶的炉窑更加繁琐。

    现代工业,已经有完善的冶铁工艺。

    不过在奉国教授的记忆中,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些落后的地区,冶铁还是用的这种简易的炉窑。

    他凭借记忆,通过手绘的方式,用木炭在木板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图纸。

    奉国教授耐心地和林硕解释图纸的几处细节,标注尺寸和比例。

    除了炉窑之外,他还画了一张风箱的图纸。

    风箱要简单得多,林硕只是听他讲了一遍就会了。

    只是这炉窑,林硕还是一知半解的。

    他不是专业人士,奉国教授讲得很细致,他仍旧有不少问题没搞明白。

    比如铁水和矿渣要如何分离,出铁水的孔如何过滤杂质,炉窑的高度和火焰的温度最高点的设计,怎么聚火控制炉温等。

    结构上的细微差别,就会导致炉温不够,无法融化铁水,整个炉窑就废了,相当于白干。

    在商讨了两个多小时后,林硕决定喊人来动手试试。

    他没打算一次就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多尝试几次,总有一次会误打误撞地成功。

    曾经没有工业体系的时候,前人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试错,试出来的。

    受到奉国教授的感染,林硕也逐渐进入状态,渐渐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雨水打在身上冰冷的触感,脑子里只剩下把炉窑建好这一个念头。

    接下来的时间,林硕将庆林等人喊来帮忙。

    由于下雨的原因,他们只忙碌了一个上午就回来休息了。

    他们扩大河道,将河流的下游挖掘成一个直径约二十多米的小湖泊,同时寻找黄泥和黏土,在其中混入盐和干草,搅拌成泥浆。

    再利用泥浆,依照奉国教授的图纸开始搭建炉窑。

    在此之前,他们在炉窑上方搭建了一个小棚子,用来防水。

    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炉窑其实并不大,没有高耸的烟囱,也没有电视中那样可以钻进去人的巨大空间。

    空间越大,需要的木材就越多,所以小的空间更适合他们目前的情况。

    炉窑共有两米高,只有一米多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