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说的大声,瞬间引起茶肆内许多人的共鸣。
有人高声搭话,“那老叔说得对,俺家也开了几亩地,今年能留下点余粮,卖给粮商,攒点钱,送家里小子去读书,来年也让他来读报。”
“哈哈哈!那感情好!”
茶肆内气氛正好,又有一位穿着略好的中年汉子,起身冲着大家拱手行了一礼,扬声道:“好叫大家伙知道,家主孙记粮铺已经在官商部下登记造册,拿下了粮券,来年如果大家伙想卖粮,可以到我孙记粮铺,保证不压价!”
“孙记粮铺?你家果真拿下粮券了?”
中年汉子微微颔首,语气里满是骄傲,“不敢打诳语,果真拿下了!大家随时可以去官署查问。”
“那好,秋收后,我们村就去你家卖粮!”
“我家也去!可得给我们个高价!”
茶客们纷纷应和,中年汉子连连许诺,“定会给个好价格,主家刚拿到粮券,可是给官商部大老爷们下过保证的,定然不会欺客!”
“好好好!那我们都去!”
气氛越来越热闹。
如今各行各业都有官商部的介入。
商券一票难求。
为了这官家买办的资格,多少商家主动放弃利益,就为得到官商部的认可。
也因此,百姓们的日子好过许多。
茶肆的一角,有一桌老人一直静静地听着,并未加入众人的讨论。
几人头发花白,举止优雅,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相互对视。
其中白发最少的那位,忍不住凑到上首那人的身边,低声问询:“师兄,你怎么看?”
周密轻掀眼帘,扫向众人。
“咱们要加快赶路了!”
闻言,几人精神一震,着急追问,“师兄,可是对那遣秦使有兴趣?”
“是!”
周密唇角上扬,眼中盛满了野心。
“大师兄总说要扬我纵横之名,岂不知这遣秦使,更是一条大道。”
回想这月报上的字字句句,他的语气更加坚定。
“为子孙后代,打下大大的疆土!”
“咱们多占一块地,后代就少一个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