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袍服,率先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举贤不避亲,臣举荐吾长子李由。他如今在三川郡任郡丞,也曾在多地任职,颇有政绩,且对民生之事极为上心,臣以为他定能胜任闽中郡郡守一职。”
嬴政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说道:“李由……朕记得,他曾在汉中郡任职,治理水利倒是一把好手。只是闽中郡初定,百废待兴,不仅要发展民生,更要稳定局势,他可有此等能力?”
李斯心中一凛,赶忙说道:“陛下圣虑深远。李由虽在水利方面专长突出,但他为人机敏,善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闽中郡目前虽局势复杂,但李由定能在稳定局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民生。”
就在此时,武将出身的通武侯王贲站了出来,抱拳道:“陛下,臣以为派一武将更为合适。闽中郡地处偏远,周边多有未开化之地,需有一位能镇得住场面的郡守。白宁将军作战勇猛,心思缜密,就很合适,定能保闽中郡一方平安。”
嬴政的目光落在王贲身上,缓缓说道:“白宁确是一员猛将,只是郡守之位,不能仅靠武力。治理地方,还需懂得民生、律法,他在这些方面,可有建树?”
王贲微微低头,有些语焉不详:“这,倒也有些建树……再派些文官辅佐也不是不可以。”
朝堂上,支持李斯和王贲的大臣们开始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人说李由善于治理,能让闽中郡尽快恢复生机;有人则说白宁能保一方平安,稳定才是发展的基础。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冯去疾站了起来,他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臣举荐一位新人。此人自幼饱读诗书,对法家、儒家学说皆有涉猎,且曾深入军营,了解军队行事。他年轻有为,既有冲劲,又有学识,定能在闽中郡开创一番新局面。”
嬴政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说道:“哦?是谁?朕怎么从未曾听闻过此人。你且详细说说,这是是谁,有何过人之处?”
冯去疾不慌不忙地说道:“臣举荐之人,正是陛下之子——公子高。”
话落,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涉及到公子,大臣们不好多言,只静静的等待着嬴政的决断。
嬴政陷入沉思。
他想到赵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