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 > 第84章 静默(1/3)
    五日后,贡院重新开考。

    这一次,防范措施更加严密。不但增加了禁军把守,连考官都几乎全部换了新人。

    \"这次的考官都是谁?\"林焱问影堂密探。

    \"大多是从外地临时调来的。\"密探回答,\"而且都是些清官,没什么党派色彩。\"

    林焱点头。老太师这一手很妙,用清官来主考,谁都挑不出毛病。

    进入考场后,林焱发现座位也重新安排过。那些权贵子弟被分散开来,不再扎堆。显然是为了防止串通。

    \"今日考经义。\"考官宣布,\"诸位小心答题。\"

    林焱展开试卷,看到题目是《论语》中的一段: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好题目。\"他暗赞。这哪里是在考经义,分明是在考政见。

    确实,这段话讨论的是治国重点:足食、足兵、民信。而在当前朝局下,这三点恰恰都出了问题。

    朝廷粮饷不继,边军战力不足,吏治腐败让百姓失信。这简直就是现状的写照。

    林焱沉思片刻,开始答题:

    \"夫政之要,在于三者:养民、卫国、取信。此三者缺一不可,然轻重有序\"

    他的笔下不疾不徐,将这段话的深意一一剖析。不只是讲经义,更是借古喻今。

    \"养民足食,乃安邦之本。然今日之弊,在于何处?在于制也。夫粮食不足,或因天灾,或因人祸。天灾难防,人祸可除。今日之弊,多在人祸\"

    这段话可谓辛辣。点出了当前粮食问题的根源: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那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才是真正的祸根。

    \"至于足兵一事,古人云:"国虽大,好战必亡。"然则今日边患频仍,当如何应对?臣以为,当先革除军中积弊,而后再议强兵之策\"

    这更是直指军中弊病。那些贪污军饷、临阵脱逃的将领,才是边患的根源。

    正写到这里,忽听见不远处有人惊呼。原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