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 > 第85章 诗赋考试(1/3)
    经义考试的风波还未平息,诗赋考试已经开始。

    这次的题目是一首七律,要求咏天下太平。林焱看着题目,不禁冷笑。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刻谈太平,显然另有深意。

    \"借诗文试探朝堂态度么\"他心中暗忖。

    正思索间,忽听见一阵骚动。原来是主考官在宣读注意事项:\"诸位切记,诗中不可涉及时事,违者重处!\"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大家都明白,这是在警告那些想借诗文抨击时弊的考生。

    但林焱却看出了不同寻常之处。这位主考官,正是昨日看过王明月答卷的那位!

    \"有趣。\"他暗忖,\"这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啊。\"

    确实,这种明显的警告反而会引起考生的注意。而那些真正想借题发挥的人,反而会得到提醒。

    于是,他开始落笔: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四海讴歌承圣泽,八方拱极仰天休。

    太平无事朝堂静,盛世多欢国运优。

    不是金瓯长似旧,要令天下尽忧愁。\"

    这首诗表面上歌颂太平,实则处处是机锋。前六句是歌功颂德,最后两句却话锋一转,暗指当今朝局。

    \"金瓯\"典出汉朝,暗指江山社稷。\"似旧\"二字点出问题所在:看似承平,实则隐患重重。

    写完后,他又注意到周围考生的反应。果然,不少人都在偷偷打量这边。显然,昨日经义考试的事已经传开了。

    就在这时,忽见王明月站起来交卷。林焱瞥见他的诗句,不由得眼前一亮。

    王明月的诗写道:

    \"太平欲问西山月,几度阴晴照古今。

    庙堂正气终难掩,民意昭昭自可鉴\"

    虽然只看到前两句,但已经足够惊人。这哪里是咏太平,分明是在暗指朝堂弊端!

    \"胆子不小。\"林焱暗赞。但很快,他就发现有几个考官正在窃窃私语,时不时看向王明月。

    \"不好。\"他心中一动,\"这是要出事。\"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考官走向王明月的座位,似乎要检查他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