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说起这些往事就笑了起来,又说道:“我也未曾同你们说过我还有另一个师父,教我学武艺。反正呢,卢夫子后来在我考了秀才之后倒是很欣慰,跟我说起这些事,卢夫子的意思是孩童早慧易夭,尽量在年少时顺着天性就好,不用那么小学那么多东西,小小年纪能够明白少?学到多少?都是死记硬背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过早的承受这些再到成年纵是天资聪颖之人恐也难成大器,何况天资聪颖之人在实属凤毛麟角,更遑论我等芸芸众生。”
大姑姑五姑姑听见后都略有沉思。
卢林听见此时才后知后觉般奇怪起来,三叔是秀才?秀才怎么不会写字?想起刚才见三叔的枪法绝对很厉害的,难道三叔真是隐居江湖的高人?
三叔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其实呢,我另一个师父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也说年少启蒙即可,再长些年岁,开了窍,学东西就更多回去理解,理解了的东西就记得牢靠,学起来也快,那就是自己的东西了。
具体怎么说呢?我自己体悟的是,年纪小学的东西多,囫囵吞枣,就如池塘蓄水。若是晚上几年,不早早去学那么多,只是稍作启蒙就如开渠一般挖了点沟壑,待到开窍学的东西就如流水入水渠,池塘的水看似多,若无波澜就是死水,水渠的水是流水,这两种区别自是如此。
大抵可以这样说吧,世人大多如此,也并非人人都一样,所以会出现一些与众不同之人,让这个世道不一样,别有风景,若是人人都一样那就太无趣了。年少时遇见两位师父是我之幸事。”
卢林听到这里接口说道:“三叔,大姑姑教我拳法的时候说过这样道理。”
三叔看了眼大姑姑说道:“哦,老黑你也明白啊,为何你不能理解我?”
大姑姑沉思了一会,说道:“这些我和阿林说过,只是未曾想到过卢夫子那般深远,这些话确实有些道理,我得重新琢磨琢磨。”
三叔说道:“也并非我就是对的,人与人并不一样,所以并不是一条路,一个道理,一个方式。洛城那么大,去洛城的路也不只有一条。有些人可以这样学有些人只能那样教,个中细节,说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
大姑姑想了想说道:“你这话确实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