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从南定到儋耳再到番禺、合浦、鹭岛、瀛洲、温陵一路的见闻。
李兄听完后颇为感叹的说道:“卢大匠这小半年的经历也是丰富,确实是要开海运啊,于百姓于朝廷都是大好事。”
卢林说道:“这次文英状元不是上书了么?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吧。”
李兄说道:“嗯,我也托人誊录了一份女状元上书开海运筹建市舶司的文章,确实很详实,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就等着如何去实施了,听说女状元也坦言范先生在这事情上出力极多。明日我也会随女状元去那边看看,女状元的安排是要先去一趟临江坊。卢大匠出自临江坊,临江坊那边可有什么可推荐浏览之处?”
卢林闻言有些讶异道:“李兄要和王文英一同前去?”
姜星冉说道:“是师父帮忙安排的。”
李兄说道:“是啊,本想着年底崔姑娘回神都后一起去临江坊看看的,临江坊制作出了神臂弓,如今又制作出了千里镜,着实不简单啊,而且这海运之事是大事,有这机会就提前跟着去了解一下。”
卢林想起初见李兄就是李皇极带他来这匠房的,李兄说起崔子芊之事,姜星冉在,他是不好接口并询问的,于是说道:“李兄,认识你有一年多了还不知你大名?回头我写封信让我们少掌柜陪你去看看。”
姜星冉听得卢林这样开口,神情略有些紧张的看向李兄。
李兄笑道:“是了,我都一直未曾介绍过自己,我名叫李泽延,对于这商贾向来是很有兴趣的,也不用太麻烦你写信了,和我说说就行,到了后我按照你说的去看看。”
卢林说道:“泽延兄,临江坊那边从无到有,大掌柜最初是寻到寒潭,然后买下地来,那会儿四周还都是荒山野岭,大掌柜只建了三间茅庐用来淬火,再到如今也不过是六七年而已,整个临江坊是围绕寒潭而建的,去了就能够看见;东北面天狱山虽不算高,风景也是可以的,林戴里那边是四年前开始建的,如今铺子有千家左右了,各种南北货物都有了。
临江渡如今也略具规模了,以前商船都是往来永和镇,永和镇是大镇,繁华得很,多是经营瓷器买卖,如今来临江渡的更多,不止是临江坊的兵刃,舒家窑烧制的瓷器也很不错,渡口北边江中有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