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来的突然并没有过多准备,辎重人马就占了近一半了,若是准备充足,可以不需要这么多辎重人马,但是这要远征,大军做开战准备岂能没有征兆,西关也不会消息滞塞到没有察觉的,在居延城就会开始大战。
西关这边三十万人马,神策军和朝廷边军的精锐加起来不过十五万而已,这是主力,后面的就是备军了,约有十万作用,就是所谓三军中的后军了,后军就是辎重,后来招募过了五万人,都是分配在辎重之中,再从辎重之中挑选五万人充实到前面去了。双方交战,都是精锐先厮杀,杀到后面,折损多了就从后军中补充上去。
再说及五路神策军,都是二十五万之众,真正精兵强将也就只有十万,都是从军多年的,不然阵法兵事这些不可能配合好;其余十五万是在驻守之地耕练并行的,是戍兵,三年一换,也叫役兵;养兵是很费钱粮的,精兵的军饷都比戍兵多一两半的,十万精兵军饷一个月就是四十万两银子,一年就是近五百万两银子,还有兵器、甲衣的损耗,战马的草料等消耗,都不是个小数。
神策军都是五大派自己管理的,钱财也是五大派自己出的,只是西关和东关更为重要,精兵比其它三路多了两万人马,这些支出是朝廷另行拨付的;备军是耕练一起,倒是容易多了,年成好的时候五大派还能够赚不少的。
天策军十万,精兵是八万,两万是后军;再就是朝廷的边军了,峨眉和道门各是有三万,协助神策军防御,西关和东关各有五万,这些都是朝廷负责,平常没有战事都是自行其事,若是战事一起,都归神策军调遣。
六掌派还和众人说了一下,他们来兵部学兵法韬略,是按照朝廷根据神都大比来安排的,都来了学了,若是在兵部没有学得出来,领兵就要打折扣了,不能直接去领兵,这领兵可都是带领精兵的,大多数是领兵五百,这五百可是神策军、天策军和边军的精兵,虽说是一县之兵力,真正作战怕是三四个县的兵马也不一定打得过。
他们这些人总共是一百二十八人,其中后六十四名是领兵五百,那就是三万两千精兵了,第六十四名到第三十三名的是领兵一千,也是三万两千精兵了,三十二到十七是领兵一千五,有两万四千精兵了,十六到第四那是领兵两千,有两万六千精兵了,前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