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也不知道沈子启是如何安排的,正常行船就是顺水也要三天。
卢林就和胡宗全攀谈了起来,虽然卢林乘船在大海上两个多月,但对于造船之事他并不太了解,也就是来神都之前去墨潭船坞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听得徐主事简要说过一些而已,反正在船上没什么事,这几天的时间大多是和胡宗全喝茶闲谈。
胡宗全对于卢林竟然在儋耳击杀海盗得了海盗船在南海行船两个月,还去了瀛洲、涠洲等地方羡慕得很,他是祖上数代造船的,精通造船却不曾去海上经历过,说起造船那可是头头是道,门清得很;卢林听了很是获益,工部派胡宗全跟船考虑得当。
先是说起这大海船的构造,船制底为地,枋为宫墙,阴阳竹为覆瓦;伏狮前为阀阅,后为寝堂;桅为弓弩,弦、篷为翼,橹为车马,纤为履鞋,索为鹰雕筋骨,招为先锋,舵为指挥主帅,锚为扎车营寨。胡宗全这般描述,犹如排兵布阵一般。
卢林听得颇有些听说书一般津津有味,再说及造船工匠,卢林更是惊讶自己以前的不懂,比之在墨潭船坞所见更为复杂,那些桅杆、篷布、橹、篙、铁锚、铁钎、板枋、枋舵、纤绳、黄麻、苘麻、桐油、水胶、细丝、荒丝、钉线、鱼线胶、生漆、定船石……都需要数百道工序。
需要的匠工就有很多,锯匠、木作、铁作、索作、缆作、蓬作、缨作、线作、旗作、旋作、染作、铜作、桶作、锡作、墨作、竹作、桩錾、雕錾、锯板、扯钻、穿椅、油漆、修饰……各种匠工齐心协力,一一制作出每一项技艺都精致到细微末节处。
细分起来还有脚夫、拆船匠、大木匠、细木匠、锯匠、艌匠、箬篷匠、铁匠、芦篷匠、竹匠、索匠、桐油匠、画匠、还要雇牛拽木、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卢林就是在铁钉等铸件上帮将作监这边解决了问题。
至于为何制造出来的是平底船,不是尖底船,胡宗全说这是用于东海沿岸浅海一带的,那边都是浅海浅滩多,平底船宽、大、扁、浅,适宜这些地方,不仅速度快,还能逆风斜行,轮流换向,走折形路线,甚至逆风顶水也能前行。
这大海船船首装有梗水木、船腰增设腰舵、船尾加挂太平篮,遇见风浪放下太平蓝使船减少摇摆,腰舵可以组织船横向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