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全说道:“临清、江宁、清江三个大造船厂,临清造船是最少的,一个总厂,临近有八个分厂,工匠计有四千余人,年造漕船五百艘左右;江宁造船居中,一个总厂和十三个分厂,工匠计有六千余人,年造漕船近千艘;清江造船居首,总厂和三十个分厂,工匠多达一万五千余人,年造漕船两千艘,那些三千石的漕船多少出自清江。”
卢林又问道:“我们之前从皇城出来乘的是战船,是哪里制造的?”
胡宗全说道:“战船多是临清制造,江宁和清江制造的战船,合起来也不及临清一半。”
卢林想想也是,这临清是五大派之一,战船之事安排在临清也是正常之事,只是他没去过临清,江宁和清江也都没去过,不知晓情况,又问道:“这三大造船厂都有多大?”
胡宗全说道:“临清船厂最小了,总厂也就五里方圆大小;江宁船厂总厂有八里方圆;清江船厂则是最大,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二十余里,规模宏大;清江临近淮水和黄河,当年开挖沙河,开河清口有六十里远,舟行便之;后来又沿沙河故道,凿渠引水,置四闸以通漕,导湖水以达清口,自是漕舟南北沟通,一路舟行,无车坝之危、风波之险。
江左、江右、荆楚、三湘等地当年征收的漕粮,都是于次年春天陆续运往神都、洛城等地,漕粮第一站就是从江左、江右、荆楚、三湘各地征收后,运送汇集于清江浦;由漕运总督衙门核对盘验后发放凭证,然后再由清江运往临清,在临清再次盘验后,最后运送至神都、东关、洛城等各地。”
卢林不知漕运之事,听得胡宗全说也是很有兴致,他去了扬州也只呆了两天不到,还醉了一宿,只是浮光掠影看过扬州城而已,这些或许王文英研究过,比较了解,如今有胡宗全可以请教,就问得比较多了。
胡宗全对于漕运很了解,他是科举出身,经史子集不怎么样,是以格物一科中了同进士出身,这也是本朝和前朝不一样的地方,以前可没有格物一科;胡宗全在廷试后,因为祖传数代精通造船之技艺,也熟悉造船之事,先是在工部任职,品秩是从七品。
在工部呆了一年后,胡宗全也外放了,他陆陆续续在三大造船厂都呆过,最后是在漕运总督衙门一直呆到前年,熟知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