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一百零五章 造船(4/9)
渐渐形成有些小规模的作坊,然后利用拆解废弃旧船旧料制造出来的,相对更为便宜了,用来在当地渡口摆渡过河合适,长途运送货物是不行的,经不起大风浪,天气不好之时,都不会摆渡过河的。

    胡宗全家就是在做这个买卖的,这些船工大多数是家传数代的,都是附近之人,来历都清楚,至于没有根基的新手学徒想要出头,学了收益也要慢慢熬个十年半年才行,有些老船工没有合适的传人也会慢慢退了出去。

    胡宗全说,从姑苏、湖州六郡运漕粮而来,一路上桥多,船过石瓮桥下,放到桅杆过桥,沿途无江汉之险,故大桅与篷帆尺寸可略微缩小;从荆楚、岭南、江右而来的漕船,则需过湖冲江,风急浪高,波涛险阻,所以锚、缆、篷、桅,必须严格按照规制制造,才无后患。

    船也分南北,北船多是平底船,南船则多是尖底船,有隔舱且结构坚固,容量大、装载的货物要多一些,行船稳性好抗风力强,吃水深,越州、番禺沿海此船较多,其中岭南有一种头尖体长,帆形如折扇,比船体还宽阔,是用铁力木所造。

    在明州往南一带还有一种船,头小身肥,船首形似鸟嘴,船身长直,除设桅杆、篷帆之外,船身两侧有橹两只,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行驶灵活,而且篷长橹快,船行水上,有如飞鸟。

    说来漕帮、排教就是应漕运而出现的,扬州城的繁华也是因为漕运,扬州盐商根深势大,朝廷也曾想压制一下徽商,做些改变,却是无果;卢林想起去年正月初五吃饭,太宗和李景都曾提及盐商之事,之前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如今细想多半朝廷还是会对徽商压制的。

    卢林是管不了这些的,只是王文英上次去临江坊之前曾说及一事,她和苏师兄、晗师姐去了扬州见了程凤笙,还另有收获,说是得了什么【丈量步车】,有大用,他不清楚是什么;初遇程凤笙给她观感,就是觉得程凤笙有钱,任性跋扈了一些而已,后来再和晗师姐与程凤笙同游相谈,观感就好多了,而且程凤笙还送了他【直指数算统宗】,若是最近不能去扬州就告诉晗师姐提醒她一下。

    胡宗全对漕运是很了解的,说漕运兴,运河通,百业旺,水运通,城池达,商贸兴;还谈及他这些年的见闻,总结但凡是沿途渡口城池,都很繁华,各种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