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林抬头看去,正是林益带着崔子芊过来了,另外还有两个中年男子,卢林不认识。
晏明笑道:“小崔老板,晏某对你佩服得紧,只会说你的好话,怎会说你的坏话。”
崔子芊容颜依旧,只是略微消瘦了一些,不知是辛劳还是什么缘故,卢林起身拱手寒暄道:“子芊姑娘,好久不见了啊。”
听得卢林这般说话,崔子芊展颜笑了笑,说道:“是啊,卢公子,有三年没见了,你都定亲了,姜姑娘呢?”
卢林说道:“星冉她去城里置办些货物去了,买好了就会过来。”
崔子芊“嗯”了一声,然后介绍起身边两人,一个是她在阳邑的先生,姓常,在阳邑,常家是有数的大商贾,如今在市舶司这边的学堂授业;另一人是护卫她的四脉高手,还是赵师嫂推荐的,是罗浮派一个师叔,姓张。
晏明在,崔子芊也过来了,这酒楼的菜上得极快,七人边吃边谈着,晏明对这阳邑的常先生也是颇为尊重,卢林留心了一下,这常先生说起买卖之事很有一套,也是虚心请教了起来,常先生的买卖之道也是常家积累出来的,他们的买卖在于争毫厘,非常讲究数算,以量取胜,不求暴利,看中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常家的买卖遵循四句话:买卖不算,等于白干,能打会算,财源不断。
对于常先生这些道理,卢林很是赞同,崔子芊能够以此人为先生,确实补上了崔家的一些缺陷,崔老板是做当铺开始的,后来又得零陵太守相助,开起了钱庄,买卖之事是远不如常家的,若是想把买卖做大来,就得精打细算;闲谈中崔子芊说起【直指数算统宗】的来历,常先生得知是卢林从扬州富商中带回临江坊刻印出来,也是表示感谢。
【直指数算统宗】总结出的数算之法,对于商贾来说极为实用,如今也是数算学堂这边必学的第一本书;两淮徽商这些年势头迅猛,其中的人才也是极多的,还有那【丈量步车】,都是实用之物;晋商买卖遍及天下,号称天下第一,这些方面还是有些不如徽商。
晏明也是感叹相见恨晚,知晓这【直指数算统宗】晚了一些,不然以前可以省下许多时间的,如今市舶司这边都是人手一册,没事的时候都会去学堂那边旁听。
罗浮张师叔则是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