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这顿饭直吃到傍晚才散伙,何洛洛三姐妹跟吴掌柜一家,马大夫一家,结伴回北镇。
吴掌柜和马大夫喝醉了,路上还滚进了水田。
好在大热天,倒冷不到,不过被他们婆娘那顿收拾是免不了了的。
第二天,何洛洛睡到日上三竿还没起,马阳阳跑去敲门。
“洛洛姐,快起来。”
“你不是有许多黄花梨木要卖吗?我爹让我来喊你,说我家来了个亲戚,想收你的。”
何洛洛迷迷糊糊爬起来。
发现二丫三丫,早起床了,她竟然是最会睡懒觉的。没办法,现代养成的‘好’习惯。
起床后头也没梳,脸也没洗,就跑去了仁和堂。
“洛丫头,这位便是我先前跟你提过的,冯员外,做木材生意的。”
“你好,冯员外。”何洛洛笑着跟冯员外打招呼。
冯员外见马大夫给他介绍的客户,竟然是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不大相信地望着马大夫。
“我说马姐夫,你就说这个小丫头手里,有许多黄花梨木?真的假的呀?”
黄花梨木多难得?一个小丫头要说有一两根他信,有几百根叫他怎么相信?
莫不是把别的木料认成了黄花梨!
马大夫见冯员外不信,指着仁和堂的牌匾说,“我还能骗你不成?这牌匾你就说是不是黄花梨吧,这丫头免费给我的。”
冯员外抬头一看,睁大了眼睛。
“呀,还真是黄花梨?这么大尺寸的黄花梨木可少见呐。”
望向何洛洛,“小丫头,你手里有多少黄花梨木?我全收了。”
“三四百根吧。”何洛洛道,“你怎么收?”
“这价钱,也是按口径大小来算的,口径越大,自然是越贵。”
“碗口粗的多少一根?”何洛洛直接问。
“二两银子。”冯员外伸出两根手指头。
这个价格,围观的人们听了也是惊呆了。
碗口粗的能卖二两银子一根?当初何洛洛收的时候,可是二钱银子一根收的啊。
这厢竟然能卖十倍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