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召集各地长寿老人进宫赴宴,又嘉奖这些老人家中最孝顺的那个子孙。
原本宴席结束前皇帝要致贺寿辞,然皇帝到来后,太后却将皇帝晾在一侧,公然在宴席间哭泣思念起已故的先太子是如何如何孝顺,狠狠打了皇帝的脸。
以前韦映璇不理解太后,亲儿子早逝,前半辈子所争都化为乌有,到了晚年便该审时度势,放低姿态了,便是再不服气,一切也都尘埃落定了,何必再闹下去。
后来她懂了,说到底是放不下先太子,是从未走出丧子之痛。
百叟宴后没几日,太后的亲弟弟,镇南巡抚被人参奏腐败贪墨,皇帝命钦差去查,很快便查出了证据,因数额巨大,被皇帝下令处死。
从案发到证据确凿不到一个月,那是做给世人看的,皇帝早就撒了网,只等着合适时机收网。
自此太后便大病一场,一直缠绵病榻不起。期间母子两人定然也有波云诡谲的争斗,她却不得而知了,只知道太后是次年崩的。
太后殡天后,皇帝竟不顾臣子反对,未将太后与先帝合葬,只将她葬在五峰山的先太子墓地旁。转头却追封自己生母良妃为后,迁陵与先帝合葬。
此举引的满潮文武争论不休,百姓却津津乐道,京城因此事着实沸沸扬扬了好一阵子。
韦映璇那时在病榻前也听董妈妈和照影几人说起此事,当乐子听。
从她看见宋拓那封信,便推动着婆母进宫告状,她心里就有成算,知晓皇帝母子定然互相制衡,侯府便不至于被夺爵。
这爵位她便是再不稀罕也要替远儿掌着,上辈子她和远儿为此一命一残!是宋拓与韦映雪行恶事亏欠了远哥儿的,这辈子她既然重生回来,必要为远哥儿夺到手不可。
至于侯府和宋拓的名声,她根本不在乎!
齐妈妈心悦诚服:“您心里有成算,老奴就放心了,接下来您想怎么做都好,奴婢来前老爷和夫人交代了的,要全力辅助您,您有事做只管吩咐老奴。”
想到二叔二婶,韦映璇眸里冷光散去,浮现暖融。
过几日便是中秋节了,她少不得要带着远哥儿上门与二叔二婶吃个团圆饭。
等中秋一过,十月远哥儿便也七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