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踏出书铺前,掌柜提醒了一句:“若要前去书塾拜见先生的话,需换上长袍带上六礼,读书人非常看重这些礼仪。”
顾霖道谢后和郑颢离开书铺。
提着一篮刚买的东西,顾霖走在街道上,微微低头问郑颢:“你想去哪个书院?”
顾霖心里有了具体的想法,但去读书的人终归不是他,对于书院的选择,还是要郑颢自己满意才行。
半大少年毫不犹豫,好似早就想好了一般道:“五柳书塾。”
顾霖看着郑颢,眼尾上挑,眼角染上笑意,这也是他看好的书院,不过他仍问道:“为什么去五柳书塾,王家书塾不好吗?”
顾霖选择五柳书塾是因为其师资远胜县城其他私塾,近几年还出了两个童生,说明五柳书塾的教学不差。
这是他的想法,但顾霖好奇郑颢为什么选择五柳书塾,只见对方眉间仍带着几分凶莽暴戾,却一改往日,冷静沉着:“王家书塾是族学,里面的先生必定更加看重王氏子弟,况且我听闻王氏子弟在书塾中嚣张跋扈,先生不加劝阻反而大加偏袒。反之,五柳书塾虽没有王家书塾开办的时间长,但其学风师风却是远近闻名,二者相较,我自是选择五柳书塾。”
郑颢难得说这么长一段话,顾霖有些惊讶,但让他真正惊诧的点不是这个:“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他这几日打听私塾只能打听到粗略的情况,比如书塾的先生是何功名,出了几个童生秀才,更深入的一点都不知晓。
郑颢眼神沉静:“县城上许多读书人都知晓。每日来买凉菜的人不少家里都有读书人,排队时难免会交谈起来,我虽未认真听过,但对方说的次数多了便记住了。”
顾霖闻言,回忆起早上卖凉菜时的人声鼎沸,那时他说话都要靠喊,客人若是不高声的话,他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怎么可能听到别人的交谈。
郑颢道:“无需费力,听过便记住了。”
看着身前半大少年云淡风轻的神情,顾霖彻底沉默,他不愿自取其辱,转身走去衣铺。
郑颢人小腿却不短,见顾霖转身离开后也不慌张,亦步亦趋地跟在对方身后。
翌日,顾霖起床后没有像往日那般衣着随意,他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