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缓冲缓冲,明天再来上工,但见余哥儿自己提出想去幸福居,顾霖没有阻止道:“自然可以,我和你说一下店里的注意事项。”
听到这句话后,余哥儿立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这些可是他能不能留在幸福居的关键啊。
顾霖喜欢上进好学的人,见余哥儿认真地听着自己说话,顾霖将一些事项说的更仔细了。
最后,他对余哥儿道:“不用紧张,大家伙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你看看我和赵嫂子从前怎么样,如今又怎么样便明白了。”
余哥儿本来还聚精会神地记着幸福居的注意事项,不敢分半点神。
但听到顾霖的一席话后,他感觉到了一些安慰,咧嘴同对方笑了笑:“我明白了,霖哥儿。”
带着余哥儿来到前头的幸福居,此时,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顾霖指着后头的铁锅和竹筒,对身旁的余哥儿道:“余哥儿,今天你先装菜打包,看我和赵嫂子怎么招呼客人的。”
“好。”知道顾霖有心照顾自己,余哥儿有些感动。
他看着对方走到前面,一改往日的含蓄,大方地笑着和食客们说话。
余哥儿一边装菜,一边观察着顾霖和赵嫂子如何应对食客。
一个下午过去,余哥儿感觉自己从顾霖和赵嫂子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三人关好铺子,余哥儿趁着天还没黑,坐上赵大哥的牛车回下河村了。
顾霖和赵嫂子回到家中,走进大堂,便看到神情呆滞的赵大根坐在椅子上。
赵嫂子眉间一跳,往外头走去。
当看到灶房的烟囱没有一丝炊烟飘出时,赵嫂子怒火中烧,转身快步走回大堂,来到赵大根面前,手掌挥落打了一下他的肩膀:“你这呆子,光这里坐着,饭都不用做了?”
自从赵大根在金师傅的引荐下,成功拜师学艺后,为了方便学木活,赵大根便和顾霖他们住在县里了。
平日里,因着幸福居的生意,顾霖和赵嫂子十分忙碌,每每傍晚回到家中做起饭来匆匆忙忙的。
赵大根住在县城后,下午回来的比他们早。于是,赵嫂子便把煮饭的活交给对方了,这样顾霖和赵嫂子回来后,只用炒个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