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边道:“要不要把果子放进盐水里泡一泡,这样的话,果子不容易发黄。”
郑颢一手拿刀,一手拿着削好皮的梨子放在掌间切着,道:“已经在盐水里泡过了,顾叔直接摆就好了。”
于是,顾霖一边摆水果,一边和郑颢聊天,时不时又转过头去和赵嫂子木清莲说话。
赵嫂子习惯了他,对于顾霖恰到好处的热情,木清莲也很快适应了。整个灶房热热闹闹的,有顾霖的存在没有丝毫冷场。
但慢慢地,木清莲看着眼前年起哥儿和少年的相处,总觉得莫名的熟悉。
顾霖和郑颢站在一处,年轻哥儿的身高只到少年下巴处,对方每每抬头同少年说话时,少年都会习惯性地微微俯身看向年轻哥儿,耐心地倾听对方说话。
木清莲家里头没有读书人,但前未婚夫却是读书人,对于书生的一些习性,她很是清楚。
当看到身为秀才的郑颢来灶房帮忙洗菜时,木清莲十分惊讶,因为不管是她的前未婚夫,还是木家周边的读书人,从来都是手捧一本书,不沾染家中半点俗物的,便是喝水吃饭,也是家里人亲手端到对方面前。
可是郑秀才却不同,对方说要帮忙不是像其他读书人一样,碍于孝道同父母长辈客气几下,从进灶房开始,对方手上的活儿便没有停下,而且一看那架势便知道没有少干。
这与木清莲印象中的读书人不同,在她的记忆里,读书人最是爱护自己的双手不会去碰家中杂事,更不要说如郑秀才那般拿着锋利的刀具切水果了。
因为,一旦双手受伤写不了字,他们的科举之路便会折于半途,然而相比自己的手,木清莲觉得郑秀才更在意顾叔的手。
在快速地洗好菜后,郑秀才温声劝着顾叔去取盘子,而后,在对方离开的途中,迅速洗好果子,将其削皮切块,如果不是顾叔没有将果盘拿回来,木清莲怀疑郑秀才都能将果块摆好盘了。
木清莲转头看向自家婆母,却见对方神色如常,很显然对方对这般情形习以为常了。
晚饭做好后,赵大哥和赵大根也进来灶房帮忙端菜,赵嫂子一共做了十二个菜,摆满了整张桌面,席上的郑颢和赵大根都是能吃的,顾霖等人也不是小鸟胃,一席人说说笑笑,喝着果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