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颢虽仍是翰林院修撰,但建安帝圣旨一下,他已是半个户部员外郎,翌日,他便前往户部上值。
一进户部,郑颢就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其中有好奇,有怨恨,有羡慕,有探究。
他皆恍若没有注意到一般,面不改色地看向前来接引自己的户部左侍郎。
郑颢微微拱手,作揖道:“陈大人。”
户部左侍郎年约不惑,清瘦白皙,他看着身前被建安帝任命而来监管户部上下,暂代户部员外郎的青年没有多余感觉,微微点头道:“我先带郑大人熟悉户部各司事务,然后再清查各地税银。”
户部中,虽名头上是户部尚书掌管户部,但其醉心于书画,无心管理户部,所以,户部上下的事务都是由户部左侍郎和户部右侍郎打理。
由此可以得出,户部左侍郎必定事务繁忙,不得空闲,却亲自来接引一个暂代员外郎之职的翰林院修撰,即便郑颢兼任监察御史,也不是理由。
郑颢身形微微一顿,虽不解对方为何待他这般友好,却正色道谢:“有劳陈大人了。”
赵嫂子和余哥儿说过他们要在京城开好运楼后,之后相关的一系列事务不用顾霖费心,他们自己出门筹备了。
顾霖也没有想过要插手,当二人遇见解决不了的问题来找他商量时,他会给出建议,其他时候,顾霖都是任其自由发展,锻炼他们的能力。
好在赵嫂子和余哥儿这几年在县城和府城经历不少打磨,能力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加上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起初虽为京城繁华绚丽的景象所震撼,但缓冲几日,就很快适应了京城。
两人合力,一人选址,一人去谈各类瓜菜果肉的供应商,而后成功地在京城开了一家好运楼。
小翠也在珍玉楼管事的帮助下,快速地上手了珍玉楼的事务,顾霖去珍玉楼,带着对方接待了几次二楼的客人,见小翠从容不迫,面带笑容地接待着京城的贵夫人和贵夫郎们,顾霖就放心了。
他将小翠调来珍玉楼,不是想要对方接替珍玉楼的管事之位,珍玉楼的管事说是管事,其实相当于门面掌柜,招待一楼的寻常百姓富户。
二楼的客人才是关键,他们皆是京城的贵夫人和贵夫郎,小翠未入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