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104章:崇祯三年的初寒(1/4)
    沂城。

    沂山铁军营房便在昔日沂城大明军所在之地。

    整洁明亮。

    校场旁不远处,新修葺青砖房屋,是沂城铁军独有教导营,如今其中正传来声响。

    魏昶君带启蒙部保庵录,楚意等人,悄然立于教导营外,静静听着,未曾惊动任何人。

    保庵录凝视其中,眼底欣慰。

    身着红袍军服,正在教导的便是魏里长与自己亲自培养的十人师徐鹤。

    徐鹤也曾读过些书,但未曾等到科考,便随流民躲避旱灾,抵达蒙阴。

    亦是最早抵达流民。

    面前则是沂山铁骑十人卫与十名将士。

    徐鹤教导众军朗朗声响自教导营内传来。

    “昔日成军之时,尔等曾迷茫红袍军为何而战。”

    “我沂山铁军先破缙绅,尔等以为吾等为活命而战。”

    “后剿鞑奴,尔等又以为吾等为卫土而死。”

    “当真如此吗?不是!”

    徐鹤眉宇坚毅,缓缓踱步,眼底掠过难以想象的璀璨,声音愈发低沉,伸手指向窗外这方大世。

    “大明浑浊!”

    “大明最大的是皇帝吗?非也,为缙绅。”

    “在朝,缙绅为宰辅、尚书、御史,执一国权柄,在野,缙绅为舆论、规则、秩序。”

    “无缙绅,皇命不得入乡!”

    “此阶层免税免役,因此大灾之年,为逃重税,百姓不得不卖田地,为佃户,乃至奴仆。”

    “前朝阁老徐阶,一族便占地二十余万亩!”

    “而占地的只是缙绅吗?万历年,福王朱常洵一人,便分膏腴之地两万顷,土地因是宗室,不必交税,税从何来?”

    “自然加派至底层百姓,农户,村镇。”

    “土地是什么?百姓的命根子,缙绅拿去,不必交税,宗室拿去,也不必交税,百姓何来如此多税收上交?没了活路,他们只能卖身为奴,或成为佃户。”

    “为奴受欺,欺人女眷,动辄打杀,吞没家财,比比皆是。”

    “再看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又如何?即便如此,甚至更有大旱,寒灾,民不聊生到要提着脑袋造反找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