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书房内,火炉温热,茶水劣质,但仍散发香气。
水汽缭绕间,魏昶君眯着眼睛。
这一年,流寇从之前被官兵打的四处流窜,开始转变形式。
车厢峡之战等多地战事改弦易辙,如今伴随张献忠之流强渡黄河,开始有自己区域,不必流窜,稳定发展军政。
一时间,也开始和大明朝廷官兵有了势均力敌之态。
不光是流寇,九边重镇鞑子屡次南下,先后劫掠诸多军镇堡垒,趁大明朝廷内部官吏腐朽,缙绅欺压军户,彻底撕开边陲口子,屡次劫走诸多资源。
连带鞑子自身,也开始研究先进火器,创造新文。
东南沿海,西南山丘,多地土司眼见大明时局不安,愈发蠢蠢欲动,多次挑衅官府,甚至有公然造反之人。
届时,大明将会彻底乱成一锅粥,谁会有心思管辖南直隶一座小小县城。
就连洛水也远远看着南直隶方向,神色激动。
安化,便是南直隶的一颗钉子!
彼时安排洛水继续在南直隶准备向江南一带穿插,构建红袍银号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后,魏昶君也开始召集民部核心官吏。
黄公辅,周愈才,吴同尘,夏允彝四人都在,洛水也在。
如今四位民部核心官吏肉眼可见瘦了许多,疲惫不堪,但双眼却愈发兴奋。
红袍银号铺开,意味着里长的新经济体系构建已经逐渐有了雏形,至少基础条件开始完善。
眼下天南海北的商户,只要抵达青州三府,第一件事便是前往红袍银号。
在这里购买原料,购买特产,甚至交易,都需要用到红袍银号。
甚至有商人因为多次尝试,觉得红袍银号方便安全,主动将银子全部从其他钱庄取出,转入红袍银号。
为此已有江南几家钱庄退出青州三府。
可以想象,一旦红袍银号遍及大明,未来史书上,必定会出现四人名字。
名留青史!
魏昶君平静看着眼前几人,拉开舆图。
如今舆图上正是青州府。
“红袍银号开始铺开,但目前依旧不够完善。”
“接纳吾等的百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