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230章:民心可用否?(1/4)
    东昌府衙,如今依旧是黄公辅,阎应元,周愈才,吴同尘,夏允彝几人在座。

    洛水老道于东昌府学习已有数月,如今返回安化,开始缔造红袍银号雏形,并于南直隶建立红袍银号省号。

    “红袍银号在东昌府发展很慢。”

    如今魏昶君七年厮杀,一路崛起,纵然相比在座众人仍算年轻,但气场极强,锋锐至极。

    一时间黄公辅等人都沉默,不敢抬头对视。

    “东昌府银号发展艰难,是因为各省缙绅钱庄不愿退出市场。”

    “此地汇聚各地商户,甚至远比南直隶诸地对白银铜钱吞吐量更大。”

    “对于钱庄来说,算得上风水宝地。”

    “尤其是其身后家族与诸多老字号钱庄合作百余年,其中私下未必没有利益往来,不是简单商业争斗。”

    “但吾等也不能坐视不理。”

    魏昶君语气柔和几分,表示理解,诸多民部官吏这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凭借红袍银号实力,完全可以凭借优势逐渐扩展,挤压市场,但时间不够了。”

    如今已是崇祯七年,大明命运转折点。

    流寇冲破黄河,自此天地宽,开始与大明官兵分庭抗礼。

    鞑子二次入关劫掠,边军受朝廷拖累,节节败退。

    战火即将彻底蔓延。

    只有自己知晓,未来何等惨烈。

    “吾等必须尽快打开东昌府红袍银号市场,彻底完成经济核心搭建!”

    “阎应元,命尔等前往东昌府周百年卫所,军屯,烽燧堡,接触军户,开始拉拢做为储户,承诺其战死之后,可允家人凭借存据兑换双倍份额。”

    “夏允彝,命尔等前往游说东昌府周边,承诺红袍银号储户可以代发军饷,绕过折色。”

    “是!”

    两人拱手行礼,神色激动,亦听懂里长所说。

    大明不只边军,各类兵马饷银经常被将领克扣。

    朝廷拨下百万两银子,其中至少有五万两被层层盘剥,士卒到手不过五成,甚至三成。

    但这批银两那些底层士卒明明知晓,却也无可奈何。

    如今红袍银号若真能帮助这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