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正二品官员,老臣花白的胡子颤颤巍巍,但忧愁之色不似作假,若是再年轻个十几二十岁,估计此番就不是请陛下权宜赈灾之策,而是主动请缨前往赈灾了。
澄柒漠然站在她的位置,一副好似事不关己的模样。
赈灾之策固然要提,但必然不会是她先提起,若一个国家事事都要左相冲在最前头,这个国家怕也是要完。
“众卿有何高见?”若说宸安到现在半点想法都没有,澄柒肯定是不信的,到底是登基二十多年的老狐狸了,谁还不知道谁?
“臣以为,应该将难民迁离帝都,若难民入城,恐有暴动,而且若真生瘟疫,还有将瘟疫带到城中的风险,如今天灾未结,若再生人祸,实属不值。”下首,一个官员站了出来,首先提议。
“依卿所言,难民应迁往何处?”
“臣以为,城郊安平郡可行。”
“安平郡土地贫瘠,当地居民本就无以自供自给,何以安置难民?”那位官员提出的建议,宸安并不认同,但面色不显,只是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澄柒便顺着接了声,得罪人的事都让下面的人自己干,皇帝的那点小心思,澄柒要是猜不出来也没必要说自己是个现代人了,“更有安平郡地处济水上游,若暴发瘟疫,岂非济水沿岸皆无可幸免?”
“左相远见,是下官寡虑。”官员说完,向宸安施礼,退回自己的位置。
澄柒想着,下一步皇帝就该问她了,果然下一刻,宸安的声音传来:“左相有何见解?”
澄柒走到朝堂中央,字字清晰:“臣以为,当于城外设立临时赈灾区,以便及时为灾民提供粮食和药材,雨后,将集尸首于一处火化,以免瘟疫滋生扩散,另派几位御医坐镇城外以防万一。”
“为保计划顺利进行,臣愿自请出城安抚灾民。”
对于澄柒的设想,宸安是同意的,但让她出城这件事上,他还是犹豫了一下:“盛卿所言可行,但卿不可出城。”
“臣以为臣为最佳人选。”这个机会,澄柒万万不可放过,一是她要政绩,二是她也想知道,封御预言里的故人和凤星到底是谁,“一者,臣越及冠之岁,正值体健之时,不易感染瘟疫;二者,家父正值不惑之年,胞弟亦将及冠,皆可以为陛下分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