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三个年轻人,待在原地。
几个人在三块墓碑前说着什么。但是让这三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被远处景区某个地点里猫着的杨文光看得一清二楚。
这一次,杨文光带来了事先准备的相机。他原本就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家里有几台专业的照相机。设备是现成的。
甚至透过镜头,他可以把场景拉得很近,就如同在眼前一般。
回到公墓门口的老人忍不住又多看了这几个人一眼。平时这里也没什么人,今天突然有三拨人来公墓,而且都往陆一凡家人的墓碑而去,这多少有些让这个老人心里紧张起来。
老人似乎又想不出有什么问题,只是觉得李桂荣有点粗鲁,也就多看了那几个人一眼而已。
这时候,李桂荣不停地用手机拍着公墓里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例如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个比较低矮的地方。很明显,从外面可以轻松的跳进公墓。
也正如他几个发小说的,公墓周边就没什么摄像头,门口唯二的两个摄像头都是耷拉着,指示灯也是暗着的。应该年久失修,罢工了。
李桂荣在公墓里随意地转了一圈,眼见再也找不到摄像头。才又回到墓碑前。
最让李桂荣满意的是,公墓的角落里杂草丛生,如果有些人别有用心地闯入,这些杂草就是很好的掩护,只要小心点,进出都很难被别人发现。
更大的惊喜是每一排墓碑前种的罗汉松树,长势良好,特别高大树冠,让整个公墓看起来郁郁葱葱。如果没有墓碑的话,感觉就像是一片松树林,而且还是那种排列得特别整齐有序的林子。
尽管已经快到春节,天也比较寒冷,但这些树依然看起来很青翠的样子。
唯一有些棘手的是,英雄纪念碑附近比较空旷,虽然摆放着很多盆栽,但半径30米内基本上是一览无遗。
李桂荣多拍了几张照片,也没有想什么对策,然后带着两个发小就离开了。他是不得不离开,谁又会有事没事在公墓里待着。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在回酒店的车里,三个人简单的探讨了一下行动方案。
公墓白天还有2到3个工作人员,可到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