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表字很好奇怎么蒙混过冠礼。
“袁公主持,表字是郭公则所赠。”
皇帝惊异抬头,汝南袁绍主持冠礼颍川郭图赠送表字,闹不清这里面什么缘由,不过这面子可够大的:“你当真斩过敌首?”
“突前先登,迎面破阵,手刃单经,逐帅夺旗。”刘琰其实惶恐得要死,可轻言颤语中难掩自豪,不管别人认不认都是事实。
皇帝哦了声,信不信放一边看刘琰态度到不似作假:“怪不得有胆子欺君。”
刘琰噗通跪下抖如筛糠连哭带喊:“本为了活命投奔许昌,不想阴差阳错来了这里,怕得要死哪敢欺君,求陛下饶我活命。”
连哭带叫引来太监侧目,中黄门几步上去捂住刘琰:“散骑莫嚷!莫嚷!”
皇帝缓步走上前来:“朕都糊涂了,你到底是有胆还是没胆?”
“倬彼烈日昭昭于天,赫赫炎炎蕴隆虫虫。大命近止如雷如霆,惶惶天威如惔如焚。”刘琰脑子一片空,不顾逻辑想什么说什么。
皇帝咦了声,面带困惑开口询问:“泰山大雅?你有师承?”
受限于时代学术书籍全靠手抄,世家大族才有能力传承古籍,普通家庭受限于财力接触不到。
诗经属于其中家学秘传,没有名师指导无法了解真实含意,更别提随口应用。此外各个家学读音还有微小区别,从发音能大致能判断是哪一脉传承,刘琰话说得语无伦次,不代表皇帝听不不出来传承。
汉代并不禁止女人学习知识,但女子只能学习自家传承,出门拜师则不可能。家学渊源的家族女子一样满腹经纶,远的不说,本朝就一个班昭就能傲世群雄。和蔡琰不同,班昭可是实实在在的经学大家内朝宰辅。
皇帝奇怪的是刘琰竟然也能学习古籍,刘琰家是中山简王一系近支,吃喝享受第一名,念书做学问莫要提,就这个家世没人能教古籍。谁这么大本事给找的泰山传承?关键老师还真肯教。
欺瞒谁也不能欺瞒皇帝,刘琰实话实说:“不敢欺瞒确实是泰山一脉,家师应仲瑗。”
听到当世大儒连女人都教,皇帝发出很大一声哦,:“今学竟如此落魄?”接着话锋一转:“出车彭彭天子所命,召彼仆夫谓之载矣。旗旐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