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战乱,宣告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也是控制了函谷关,让项羽对此无计可施,汉朝定都于长安,也有依靠函谷关确保国都安全的想法在内。
汉初平二年,群雄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强行将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时,就以函谷关坚固易于防守为理由。
也是因为之前数百年的函谷关战事颇为频发,所以曹丕在附近又新建了一座函谷关,不过旧的函谷关并没有废弃,而是改了个名字继续使用,魏延的目标就是这里。
只要抢占了这里,那么魏国手中的那个函谷关用处就没有那么大了,汉军可以直接从这里东进洛阳,威胁到魏国的腹地。
而魏国的函谷关只能起到骚扰的作用,压根没办法阻敌,毕竟谁都没有想到,汉军居然有机会攻下长安城。
所以,魏延带兵追了一百多里,俘虏了上万的魏军俘虏之后,来到了函谷关的前面。
恰巧这时候,曹叡正带着自己的仪仗冲进了函谷关大门,魏延没有犹豫,立刻就杀了上去。
他们这支汉军虽然很累,但是也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抢占函谷关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杀了上去,趁着关内的守军没来得及关门,直接便攻了进去。
曹叡自然知道汉军一直在追着自己,也没敢停留,马上从东门出去,逃回了国都洛阳,算是让魏延捡了个便宜。
好在魏延的脑子没有太热,抢下了函谷关之后就立刻停了下来。
潼关到函谷关这一百多里,他们一直追着曹叡跑,压根就没怎么好好休息。
既然现在抢到了下一个关键点,自然要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
反正他们已经拿到了足够大的功劳,还是先想想保住小命才好享受生活。
魏延除了安排人站岗,戒备魏军的反击,看守魏军俘虏之外,剩下的人全都放了假,任由他们在函谷关内潇洒。
函谷关作为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关内自然有无数的商贾为来往商队提供日常服务,不论是酒楼、仓库,还是驿站、客栈,但凡是来往商队需要的商家,全都一应俱全,甚至就连青楼楚馆都开在大路上,衣着清凉的妓子站在门前不住地拉拢着来往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