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拿了瓷碗,在那堆如小山般的精盐上舀下一碗来,端着走近人群。
“哎呀,哥哥,尝一尝嘛。”
闻香楼的姑娘嗲声嗲气的一声哥哥叫出来,当场就把一些汉子的心都叫酥了。
此时别说是盐,就是砒霜都要炫两口。
一些汉子们纷纷伸出手指来,在面前的碗里沾了些许放入口中。
咸味瞬间漫遍口腔之中!
“盐!果然是盐!”
几个汉子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其他人半信半疑的也沾了许尝了,表情如同见了鬼,这白晶晶的玩意真的是盐。
且,这种盐不但好看,除了咸味并无太多苦涩之感,比上等盐的味道好了不知几何。
沈有三见得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成了,大笑道:“我沈某可有说徦话!”
“沈老板,这盐怎么卖!”
“沈老板快说价钱,我买上几斤!”
一众人尝过之后,立马就要买盐。
沈有三举起喇叭说道:“今日只送不卖!”
其实沈有三是想卖的,此时若卖,定然大卖特卖,但是他店里根本没有货。
这些用来展示的盐,还是小茹当初舍不得回南关的家当,从二千里外的回南关拖回来的。
总共就二百斤盐,姜远给沈有三送来做前期宣传用的。
而且卖散户也不是盐业总司与总代理该干的事,今日营销实是要让那些经营盐业的小商号主动找上门来。
做生意嘛,求着别人买,不如别人求着你卖,主动权要抓住,否则未开张就得吃亏,做生意的商贾哪个不是精明之人。
在盐业总司的一众护卫安排下,一众百姓排起了长队,绮梦姑娘带着甜甜的笑,一个个的送盐。
锦囊中的盐连一两都不到,但领的人却趋之若鹜,单是那个小锦囊就值个几文钱,更莫说还是绮梦亲手送的,更有纪念价值。
名人效应在哪个时代都适用。
此时不过是让姜远与沈有三这两个鬼才,提前了数百年应用了而已。
有人在燕安开了新的盐店,自然会引起同行的注意。
外行看热闹占便宜,内行看门道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