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米的样子,一共九亩地,小麦约五亩的样子,还有四亩是玉米,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收。
这地一看就是缺乏照料,长得不是很好,但白得的粮食白得的地,嫌弃是不可能的。
先让两少爷示范了一下动作,左手带着手套拢麦子,右手挥镰刀,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拉,割好后放到一边,然后重复。
割麦弄不好会将自己弄伤,所以动作得到位,力道得控制好,每个人在少爷们的指导下都学了学,然后开始正式收割。
镰刀只有两把,所以刚好轮着来,刘伯远和刘伯青也算是重要劳力了,再加上李婉宁、连翘和杜若,本来让刘伯礼在家里帮忙,结果他主动接过了运送的活儿。
刘伯琛还在养伤中,好的差不多了,也没有发炎,不过李婉宁让他在家里彻底养好了再出门。
看着人多,李婉宁干脆将杜若也打发回去,让她在家做饭什么的,有空了再打打络子。
本来人家两个人两天就可以收一亩麦子,但她们都是生手,所以割的慢了一些,好在人手足,只要能割下来,剩下的都不是问题,所以第一亩田用了接近三天。
她们这边割,刘伯琛和杜若她们就在家里脱粒。
现在都是人工脱粒,用的是比较古老的农具,叫连架。
握着竹竿用力甩起来,然后重重往下打,竹竿上面可以转动的竹片就会旋转一周之后砸到麦秆上,使麦粒脱落。
这个器具有点好玩,几个男孩子几乎抢着干。
麦粒落下来会有很多杂草什么的混在其中,就用一个簸箕把它们颠起来,让风带走其中较轻的尘土和其他叶子,剩下的就是谷粒了,这个环节基本上都是杜若自己做的。
然后弄好的谷粒再晒一晒,水分蒸发完后装袋备用。
割麦子的速度有点慢,所以当她们第二亩田没割多少的时候,第一亩的就全部装袋了,也是一点都不窝工。
后面几亩割的快了点,用了十天的时间,全部搞定。
虽然带了手套,几个人手上都难免起了泡。
麦子全部装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村长确定粮税。
村长带了秤过来,一一过磅,差不多亩产量在一百二十斤左右,一共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