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爱心也会优先用在人身上。
别说,还真有人找上来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太太拿着一个碗,颤颤巍巍来到李婉宁面前,说着就要跪下来:“夫人,能不能给点粮食?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到面了,家里的小孙子快要饿死了。”
李婉宁赶紧双手扶住她。
对于这样的人,李婉宁一向没有什么抵抗力,看了一眼连翘,她也面露同情。
“老婆婆别这样,我给您装就是了。”那个碗虽然是大碗,但又能装多少呢?说明老人家本也没打算要多少的。
李婉宁拿起旁边的一个小袋子,装了大约五斤左右的小麦:“连翘,你给婆婆送到家里去吧。”
老婆婆连声道谢,走之前还回头对李婉宁说:“好人会有好报,老天会看见的,夫人以后一定能锦衣玉食。”
李婉宁做了个感谢的手势。看着老婆婆和连翘慢慢走远,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李婉宁之前是个有些莫名感性的人,她会因为看到老人颤颤巍巍过马路而感到心酸,想到自己以后也有这么一天,就难过得不行。
现在也是,看到老人家这么老了,还要出来讨口饭吃,甚至都不怎么敢开口,小心翼翼的拿个碗过来。要是自己以后也这么老的时候,也没有饭吃的时候,想想就觉得十分可怕。
连翘回来后,也是不怎么开心:“夫人,罗婆婆家里就她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孙子,其他人都死了,真是老的老,小的小,就在院子里种一点菜,有时候罗婆婆在山脚下拔点野菜什么充饥。”
这把年纪,种地确实种不了了,没有产出,连粮税都交不了,哪有吃的?
叹口气:“那以后隔段时间送一点粮食过去吧,不管以前做过什么,现在都这样了,也挺可怜的,而且还有个小孩子呢。”
连翘应道:“夫人真是心善,只是咱们家粮食也不多,若是长期接济……”
李婉宁摆了摆手打断她:“无妨,老的老,小的小,吃不了多少的。”
连翘不说话了,就这样吧,总归他们这里还能好不少呢,但又有点担心,这不仅仅是个开始吧。
好在下午再没人来找,将小麦收拾收拾装袋,又得再吭哧吭哧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