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母亲,那如此的话,是不是可以直接利用细竹子?我们直接将这个塞到竹筒里,就是等它干掉后不知道能不能取出来。”
李婉宁听着眼睛一亮,双手一合:“对呀,用竹子就好了,走走走,我们去找合适的竹子回来。”
兴奋的往外走,还不忘回头对已经拿了镰刀跟在她身后的刘雅婷道:“婷儿真是太聪明了,哦,琴儿和柔儿也很聪明。”
今天接连听到夸奖的刘雅婷红了脸。
好在这里竹子很多,粗细长短任君挑选,李婉宁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粗细的。
回家后,将竹子割成合适的长度,其实李婉宁的标准都是用以前的铅笔粗细和长度来作为标准的,然后将和好的黑泥一点点塞进去。
感觉塞满了之后,又将一头用东西塞紧,然后倒过来,用更细的东西插到孔里去压实。不停的压紧,再加泥,再压紧,几次之后,感觉压不动了才作罢。
因为和的泥比较多,直接做了两根。
至于晒干的事情不用着急,就这里的天气,一两天就可以了,不过李婉宁为了能早点用到,还是打算做饭的时候就将它们放到灶边温度较高的地方,不做饭的时候再拿到外面去晒。
因为这次事大家都参与了,所以期待值挺高,就想看看做出来是个什么样子,怎么使用。
连几个小妾都好奇,李婉宁和她们说这个是每次摆摊的时候拿到镇上去记录的,不用墨就可以写字,炭笔她们是用过,但每次都要现烧,不用烧不用墨的还没见过。
既然打算扩充做面条的业务,李婉宁下午去了趟镇上,得多采购一点猪场,之前看大家的接受程度都不错,还挺喜欢的。
牛被拉去开荒了,所以李婉宁又推上了她心爱的小推车。先去交了货,拿到了一百多文,又路过书肆的时候被老板看到了:“李夫人留步。”
李婉宁一看,老板正在门口向她招手。
走过去,老板示意她进去,然后走到柜台前,拿起一个账本让她签了个字,李婉宁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十五两。
内心窃喜,这是又涨了呀。
不过李婉宁有些意外:“这还差几天呢。”之前书肆一般都很准时的。
老板递给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