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位学员的补充,陈飞扬笑着说道:“很好!你能记住这些也很不错了!还有没有哪位同志要补充一下吗?”看着台下已经没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他也就没有继续问答这个环节。
他笑着说道:“既然没有其他同志需要补充了,那我就讲讲游击战术的起源和运用等!”
随后,他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游击的意思有两种:一、以小股部队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战术;二、武官名,如游击将军的简称。游击的基本定义“游击”一词在军事上通常指一种灵活机动的战术,其核心在于利用地形、环境和民众的支持,以小规模、灵活的部队对敌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骚扰和打击。这种战术强调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旨在从被动中争取主动,改变敌优己劣的形势,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此外,“游击”在古代也曾用作武官名,如游击将军的简称。这一武职官名从汉代开始,一直沿用至前朝,其品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三星将军,这个职位已经很高了!”
停顿了一下,他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道:“游击战术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游击战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咱们龙国,早在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而在国外,1337年至1453年的百年战争中,法兰西人进行了长期的抗击英吉利游击战。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发展,游击战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和反抗外来侵略的一种战争样式登上战争舞台。在咱们龙国革命战争中,第一代国主首次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并根据龙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
他再次停下来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游击战术的特点与优势游击战术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这种战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通过出其不意的袭击来牵制和消耗敌人的力量。游击战的精髓就十六个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游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