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凤英想起薛贺同事之前说过他家里的艰难情况,不禁一阵难过。薛贺 15岁就跟着亲戚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上,他扛着沉重的水泥袋,小小的身板在烈日下被压得微微弯曲,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可因为未成年,工资被亲戚克扣,三年来一直被蒙在鼓里。
后来又因工地事故背黑锅,被关了半个月,出来后找工作四处碰壁。好不容易在这外卖站点找到容身之处,却又面临被辞退的困境。家里母亲重病,弟弟妹妹还小,全家的生计都压在他一人肩上。
薛贺走到谭凤英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他的腰弯得很低,久久没有直起,瘦弱的脊背仿佛承载着生活所有的苦难。他心里明白这两位长辈是来为他求情的。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而且确实也该回家看看了,尽管他知道回家面对的可能是更艰难的生活,但他别无选择,这就是他的无奈。
随后,薛贺又转身向吕站长鞠了一躬。
吕站长叹了口气,转过身去,不忍直视薛贺。她的内心十分纠结,其实她也很想留住薛贺,可她也得为自己的生活考虑,她需要这份工作给家里挣钱。
薛贺默默地去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离开。他在驿站的东西不多,只有一套碗筷、一条毛巾和牙具,这是他有时睡在站点用的,还有一条从垃圾桶旁边捡来的薄毛毯。这些简陋的物品,见证了他在这城市打拼的艰难。
其他同事看到他拿着东西往外走,纷纷迎上来和他打招呼。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惋惜与不舍;有人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摇头。
薛贺脸上挂着微笑,和大家一一摆手告别,那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却又无比坚毅。他骑上那辆拼凑而成的旧电动车,车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尽管生活如此困苦,未来充满未知,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地走下去,这就是他的刚毅。
宋秋荣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眼眶慢慢红了:“这孩子啊,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我弟弟小河小的时候。”
她感慨地说,“凤英,你说这么努力拼搏的孩子,怎么就没有个好机遇呢?生活起码也该给他一些保障啊。听他同事说,他住的房子是一个月 1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