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之余更多的是可惜,有钱没地方赚,太难了。
“你们都别着急,我观望两年看看形势,如果可以等我来帝都开个照相馆,那会儿给你们最低价格牌。现在就算了,没地方、没设备,我也没时间。”
“那您年前有时间吗?我三叔家有个脚盆鸡的相机,我也给您二百,您就给我照一本影集就好。”
“我也是,我也照一本影集。”
“还有我……”
“……”
程瑶本想把这事儿安抚过去,没想到她们竟然这般积极。
就在她绞尽脑汁准备想婉拒的理由时——
“婶子,要不我们去东北您家拍咋样?我插队两年就来回坐火车路过省城,还没在省城转过呢。”
“去东北好啊,寒假去呗,大伙儿去不?”
“去,必须去。都说东北那边‘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我都没见过,正好过去瞅一眼。婶子,吃住连同照相,您都负责安排,多少钱您就说,我们肯定没意见。”
“是啊婶子,二百块钱如果不够就三百,我们没意见。”
“对,没意见。”
“……”
我的天,程瑶终于见识到什么叫财大气粗了。
就算他们是大学生,就算他们家底儿厚,二、三百块钱说拿就拿,连个迟疑都没有,还是让她惊讶。
人家这么捧场,如果她再端着就太不懂事了。
“成,你们准备来的时候就让司薇给我拍电报,她有我家地址,我去车站接你们。吃住算婶子的,你们就当去东北溜达了。”
“好的好的,谢谢婶子。”
几个姑娘兴奋应下,一边干活一边畅享寒假去东北玩乐的事情。
喜床上用红枣、花生、桂圆、栗子,摆了“早生贵子”四个字。五本影集就放在桌面上,供接亲、迎亲的人观赏。喜床的床头挂了一张放大的二人秀禾服照片,空白处她特意用笔写了“百年好合”四个美术字。
棚顶扯了拉花,窗户上贴了窗花,床头两侧放了收工绢花……
新房布置的非常喜庆,但一点都不夸张。
晃眼到了正日子,程瑶三点起来洗漱、吃饭,然后和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