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回家找地方,让春生钉俩钉子一挂就行。”
“嗯,知道了。你们两口子是真能折腾,这咋就会化妆、照相了呢?”吴老五逮到机会,可得好好问上一问。
李梁接过老爷子递来的温水,喝了一口说:
“有啥不会的,逼到份儿上啥都能会,还是没到那个时候。刚开始我们搬去省城,以为户口挪过去就能吃上商品粮,可商品粮是吃上了,但得花钱买。街道只是给你发粮票,里外里还不如在村里划算呢。
更何况旺民和旺家都老能吃了,旺男和旺君也是大姑娘,给的那些粮票根本不够。再加上四个孩子都得念书,逼不得已才去南方进衣服回来卖,好在我们做的早,勉强那会儿能吃饱。现在不行了,店铺开的太多,不好干了。”
这要是张锋阳小两口去过省城,这段话绝对不能说,好就好在准新人没去过,那想怎么说就看李梁自己发挥了。
程瑶把喜房全部装饰好,抻了个懒腰道:
“五叔、五婶儿,你们进来看看,哪里不好的我再改改。”
原本还想再问点的吴老五听到这话,赶紧和媳妇进屋,吴畅妈跟在身后。
拉花是程瑶特意从省城带回来的,都是粤城那边发的货,准备文具店装修好在店里卖。80年以后学校的活动就多了,什么元旦联欢会,中秋晚会等,这些东西肯定必不可少。
拉花下她又特意挂了“囍”字,氛围感瞬间拉满。床头挂着小两口头挨头、甜美笑容的喜服照,谁看谁不得夸赞一句“金童玉女”?
“哎呀呀呀……省城现在结婚都这样式儿了?真漂亮啊!刚才看着喜服照就好看,这挂起来的效果就更不一样了。明天春雨他们同事还有峰阳的同事过来,肯定不一般。”
提及张锋阳的同时,程瑶发现这次杨乐和辛晓晴没有见到。一问才知道,这俩孩子今年六月先后被调去了县里初中。
“……要说人就是命,杨乐和辛晓晴进修回来以后就去县里报班、念夜校了,原本我们大伙儿都以为这俩能在一起,谁曾想这俩孩子分别在夜校班里处了对象,而且这找的都挺有本事。
杨乐那个对象,人家姥爷是厂里的八级工,在县里有人脉,确定关系就把那孩子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