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家,全在那边忙。

    自打开了这家店,老两口算是找到了事业第二春,每天干得热火朝天不说、赚的票子也多。小孙子每天都和他们去小吃部,说来也真巧,一到中午忙的时候小崽儿就犯困,然后在柜台后面的床上睡觉,特别省心。

    程瑶都不止一次说那孩子是来报恩的。

    电话接通,寒暄两句意思一下就直奔主题。

    “……梁子在香江给家里这帮人倒腾了几台冰箱,您和我大爷需不需要一台?”

    “需要,肯定需要,一台不行得两台。”

    “啊?小吃部不是有个冰柜嘛?”

    洪婉珍轻叹口气,没了刚才的兴奋劲儿。

    “是裕森,那孩子的工作调去了城中,他媳妇也跟着去了那边。再在城东住上下班太晚、俩孩子太累,所以我和你大爷就在城中给他们置办了个小院,冰箱是给那边拿的。”

    “那小宝儿呢?小宝儿谁看?”

    “小宝儿还在我这儿啊。”洪婉珍回答,“他们俩都上班,哪有空看小宝儿。再说小宝儿自来就是跟着我,如今又断奶了,我带着方便。他们小两口搬出去,隔三差五我过去瞅一眼、收拾一下,再送点东西。这要是有了冰箱,给他们包点冻饺子、包子啥的,方便。”

    句句都是“妈妈的关心”。

    程瑶点点头,告诉了价格后直接在本子上给她记了两台。

    “桂兰,还能再匀一台不?”

    “能的大娘,您别和我这么客气。我就是先给您这边打电话,看您的需要。”

    洪婉珍见她这么说,高兴的上扬嘴角。

    “是这样,援朝那孩子不是和对象都毕业了嘛。俩人在一个单位上班、又分了房子,准备今年腊月结婚。我这个做姥姥的总得给点东西,正好你这有冰箱,我就直接拿来用了。”

    程瑶闻言怔住,轻声提醒说:

    “大娘,如果援朝结婚您给冰箱,往后的外孙女、外孙子结婚,您可都得这个标准啊。”

    儿子就一个,孙子还很小,这口子一旦开启……后面可是不太好办。

    洪婉珍也明白她的好意,领情的道:

    “放心吧桂兰,这小吃部赚的足够给他们送的。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