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云超从包里掏出大哥大,这在当时流行通讯工具,只是在东原,由于信号不佳,干部们很少使用。好在省城信号强些,唐瑞林接过电话,思索片刻,找了个自己临时不舒服要去看病的借口,给市委书记钟毅做了报备。
三人在沙发上坐下,随手拿起报纸翻看。唐瑞林拿着一份《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苏联经济已出现不可逆的结构性崩溃”的标题,不禁摇了摇头,指着报纸说:“你看,这权威报纸都开始胡说八道了,说什么苏联有可能要分崩离析,这不是瞎扯嘛!”
周海英和常云超立刻凑过来,目光落在那则新闻上。周海英疑惑地说:“苏联那么强大,怎么可能说垮就垮呢?”常云超也附和道:“就是,咱们当年那么困难都挺过来了,苏联底子可比咱们厚多了。”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正讨论得热烈,大门突然被打开。
周鸿基穿着军绿色的军大衣走进来,看到三人围着报纸,说道:“你们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啊?怎么也不提前打个电话?”
三人这才发现周鸿基站在身后,赶忙站起身,毕恭毕敬。唐瑞林上前一步,说道:“领导,我们来给您汇报思想。”
周鸿基面色平和,问道:“你们看什么呢?这么认真。”唐瑞林回答:“我们在说这权威报纸也不权威了,说苏联有可能要分裂,这简直不可思议。”周鸿基把军大衣脱下来,周海英赶忙上前接过,挂在门后的衣架上。
周鸿基作为副省级干部,平日里接触到的文件层次很多都是机密级别的内部材料,掌握的信息自然是更加全面一些。一边往书房走,一边说:“你们觉得他们是危言耸听?”唐瑞林跟上几步,说道:“是啊,老大哥经济上是有些困难,但再困难也比不上咱们那几年吧?怎么也不可能走到分崩离析那一步吧?”周鸿基停下脚步,环视三人,神情严肃地说:“为什么就不能走向分崩离析呢?教条主义、特权腐败,计划经济模式严重失效,再加上干群关系出现巨大裂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唐瑞林张了张嘴,还想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周鸿基走进书房,在藤椅上坐下,示意唐瑞林也坐下。书房里,灯光柔和,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气息。周鸿基看着唐瑞林,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说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