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领导们都喜欢看打印稿了,字写的再好也没用了,你写出来之后,还得送到机要室打印出来,然后再送给领导。
领导在上面很随意地修改,写写勾勾的,然后再交给你去修改打印。
根本就失去了跟领导在文字上交流的乐趣,中间多了一道隔膜,让他很难适应。
杨辰看了他一眼,看起来年龄不算太大,却不能接受事物的变化,这类人迟早会被科技淘汰。
见杨辰有点不以为然,邓玉强也能够理解,毕竟比自己年轻。
但是他还是想跟杨辰辩论一番,同时也看看杨辰有没有真本事。
于是拉着杨辰坐下后,倒上茶水,然后才开始问道:“杨主任,你是研究产业经验的,你说,这计算机真的能够取代人类吗?”
杨辰笑了笑,如果一个副省级城市,还是地处最开放地带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就这个水平,那真的是令人失望。
于是杨辰就对他说道:“邓主任,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生产力工具。”
“就以计数来说,最早是结绳计数,然后是算筹,然后发展到算盘,还是人在操作,只是效率更高了。”
“然后是文字记录,一张光盘,就可以把一个图书馆输入进去,而且还可以百年不坏,想重新复制一份也非常容易,想查找什么内容,只需要一个指令,就出来了,这是人远远比不上的。”
“比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一个封建王朝,只有国力强盛时期,才能够动用人力抄写一遍,如果换成现在呢,刻几张光盘就行,这就是计算机的能力。”
“它能够完成人所不能的事情。”
杨辰不愿意对他多说,有点对牛弹琴。
他怎么知道,计算机加互联网,能够改变整个世界呢,真正做到,山海相隔,也不能阻止人互见。
但是,邓玉强却偏偏想跟政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人辩论一下,于是就对杨辰:“除了打印、计算,计算机还有什么跟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
杨辰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听说过信息高速公路没?”
“听说过呀,这个谁不知道,是漂亮国那边的副总统提出来的,结果前两年,他们那边不是出现了互联网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