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也是觉得既然遇到了这样的人物,大着胆子多说几句也不是什么坏事。

    怎么说呢,又不是皇帝,得见天颜就规规矩矩,一步都不能错。

    好歹也是现代社会了。

    沙政阳的行为,换以前了,早推出午门咔擦了,现在不照样没事,这就是进步的标志。

    如果以小干部的心态跟人家交流,当然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唯恐说错了话。

    可是站在生意人的立场上,多说几句又有何妨,至少能混个脸熟。

    看对方这亦官亦商的作派,也不把自己当高级领导了。

    “看你也算是个正经的生意人,遇事挺灵活,不错。”栗子越随口夸奖道。

    出于年龄的原因,他对杨辰倒是颇有好感,年龄小的人,一般是敢打敢拼,很少有跟杨辰这样,偶遇突发,也能将退路考虑好的。

    正经的生意人他可以结交,但想靠他家向上爬的,他反而是敬谢不敏。

    他知道他家的情况,靠着栗家的余荫做生意,不管怎么折腾,只要不搞的天灾人怨,就不会有人搭理你。

    但是,你要是想重新进去,恢复父辈荣光,那绝对会被上面那几位联手搞掉。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栗家现在到了蛰伏期,保住基本盘,扎实基础就行。

    “上面有经办人的电话,怎么做我们完全配合,我就不打扰了。”看时间已差不多了,杨辰指了指资料上面的电话,主动说道。

    等人家赶人就不好看了。

    对方挥了挥手,等杨辰转过身之后,在杨辰的背后突然说道:“站在生意人的立场上,提醒你一下,想自建电厂的,抓紧时间,就这两年的时间,口子就关了。”

    杨辰回身真诚地感谢道:“谢谢越哥,我一定谨记。”

    不是人家提醒,杨辰还真想不起来自建一个电厂。

    自己有电厂的好处根本就不用想就知道,不仅关乎到成本,还有稳定性,而且电厂这种基础设施在自己手里的话,就会少很多掣肘。

    人家不说,杨辰肯定不知道,政策这东西,表面上看对大家是一致的,实际上并不一定。

    就跟他说的这个,政策上允许,你申请建建试试,根本